教育非货币化收益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本文关键词:教育非货币化收益研究的起源及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成本 非货币化收益 个人非货币化收益 社会非货币化收益
【摘要】:文章对教育非货币化收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评述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开始到教育收益的非货币化研究逐步发展的过程。教育收益是多样的,它包括从货币到非货币,从个人到社会,从内部到溢出效益等。按照对象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个人非货币化收益和社会非货币化收益,对个人心理、健康、认知和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社会凝聚力增强、技术变革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因此,对教育收益进行细化分类,并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教育是一个将“客户”作为产出的生产或者服务部门,通过教育活动获得的收益或产出首先呈现于受教育者身上,进而扩散至周围甚至整个社会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提到教育收益人们更多联想到的是教育带来的经济收益,一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教育程度越高,那么其所带来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远发;;父母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子女工资溢价:“拼爹”还是“拼搏”?[J];管理世界;2015年03期
2 邓峰;;教育收益率估算中的计量偏误及调整方法的综述[J];教育与经济;2013年05期
3 戴学锋;孙盼盼;;收入与出境旅游率的非线性关系——基于门槛面板模型的实证证据[J];旅游学刊;2014年09期
4 钟宇平;侯玉娜;陆根书;;教育经济学:回顾、反思与展望[J];教育与经济;2014年05期
5 吴要武;刘倩;;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J];经济学(季刊);2015年01期
6 郭凯明;颜色;;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与反歧视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7 刘靖;张岩;李娜;;区域经济转型与教育因果反馈及仿真模拟——以长三角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10期
8 王春超;张呈磊;;社会网的教育溢出、个体教育回报与农民工工资——基于代际的比较研究[J];产经评论;2014年03期
9 杨钋;翁秋怡;;高等教育扩招背景下收入预期对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23期
10 程诚;王奕轩;边燕杰;;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收入差异:一个社会资本的解释[J];人口研究;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国辉;中国的外语教育:基于语言能力回报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刘卉;复合结构的终身薪酬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世双;权力货币化的若干经济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9期
2 何华青;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3 禹芳琴;;浅析社会交往的货币化[J];学术论坛;2011年05期
4 徐t$;;经济增长中的货币化进程:一般分析框架与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11年11期
5 蓝常高;货币化,整治挥霍浪费的良方[J];社会;1998年11期
6 林明江;略谈“货币化”后的住房市场再启动对策[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7 袁瑛;;我国高货币化成因的分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8 张秋山;付鸿彦;;教育的非货币化收益研究述评[J];前沿;2011年24期
9 张波;郭康;;渐进式改革思路下的高货币化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2年09期
10 杜发春;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经济的货币化问题——从云南一个彝族村社谈起[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第四十七期 解析我国“高货币化之谜”[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向松祚;;我国高货币化的原因、表现及后果[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3 纪志宏;;高货币化反映中国金融深化过程[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4 刘双庆;;我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概况[A];《武汉金融》(2012·12 总第156期)[C];2012年
5 严文庆;穆元忠;吕树海;;泉沟煤矿岗位货币化管理模式实践探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二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第三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2)[C];2002年
6 陶天典;;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研究[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白金辉;;中国居民现金需求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4期(总第4期)[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睿华;杭州:货币化分配激活住房消费[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任宏伟;货币化支付改革的难点与对策[N];中国审计报;2007年
3 ;就警官服装货币化供应问题答记者问[N];人民武警;2004年
4 程伟虹;千余户已签约居民全部实现货币化安置[N];江阴日报;2009年
5 中新;四方面保持“货币化分房”的连续性[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6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陈克新;“去货币化”对未来大宗商品行情有多重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银行业从业者 张涛;中国货币化进程行至拐点[N];经济观察报;2012年
8 陈志武;货币化与自由[N];经济观察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李盼盼 李晓刚;中国迎来“高货币化”?[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陈涛;软件货币化如何搭上云计算快车[N];现代物流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非;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羌杰;论中国畸高货币化问题[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博学;唐代金银货币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孔祥梅;黄金货币属性及黄金再货币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龚颖秋;对我国M_2/GDP比值畸高问题的再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6 于秀丽;基于MCDM的非货币化绿色GDP核算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韩彬;资产货币化及其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韩博;黄金的货币化与非货币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6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8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