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生存——教育认识论新论
发布时间:2017-12-26 10:18
本文关键词:知识与生存——教育认识论新论 出处:《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认识始于生存环节的中断,基于生存实践的逻辑,止于对存在意义的建构。知的自身作为人认识所得的原初处所,以领会和直觉的方式存在于生命和实践中。知的自身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时才显现出来,行是知之体。知的自身有助于人拓展澄明的世界并开展本真的生存。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知的载体,需要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存在性联系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去活化和消化,以体会知的自身;进而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生存,从而超越知识的功利价值,使知识学习有助于因缘整体的扩大、澄明世界的丰富、生命自我经验的提升。唯此,才能从知识走向意义,才能实现知识的教养功能以及促进人全面发展、改进人与周围世界之间关系的功能。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CKS023)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知识与生存联系的研究意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涂又光先生逝世已经两年多了,他留下的教育哲学思想需要挖掘和传播。涂又光先生在《教育哲学》这门课程的教育认识论部分,主要讲了知行关系。涂先生首先提出了知的自身(knowledge itself)与知的载体(carrier ofknowle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荣;从知行之辩看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历史特点[J];学术界;1991年03期
2 江雪;;以心理学视角论德育的知行关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4期
3 季小燕;;浅析朱熹的知行关系与当代大学生活的链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09期
4 顾荣芳;;幼儿饮食知行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幼儿教育;2012年33期
5 周燕;;观点[J];语文学习;2005年09期
6 余闻婧;;论教师教育信念的危机及其内在超越——基于知行关系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年02期
7 谢阳举;;“中山先生之痛”及其反思:孙中山知行关系学说再评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张丛林,张向奎;王夫之进步教育观论略[J];安徽史学;2003年06期
9 韩美群;;宋明理学和谐思想探微[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党艺峰;党大恩;;古典文献语境中知行关系的发生学研究——以《史记》“异代合传”为核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1336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36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