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基于教育回报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6 13:09

  本文关键词:教育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基于教育回报率分析 出处:《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主观幸福感 教育回报率 收入


【摘要】:为了探究教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以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为基础,借鉴教育对工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和工资分解法,以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运用多元回归估计教育回报率、比较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并进一步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1)教育能提升主观幸福感,且收入是两者的不完全中介变量;(2)就幸福感而言,教育回报率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教育程度从小学及以下水平提高到初中、高职技校和大专水平时,女性的教育回报率相对男性而言有所补偿;(3)当教育程度继续提高到本科及以上时,这种补偿效应消失。部分原因在于,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更加认同出门工作的观念与其面临的工作和高于男性的家务负担之间形成了冲突,从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C912.6
【正文快照】: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教育、收入与性别差异 于国家而言,教育是立国之本。于个体而言,教育能改变命运,这是因为通过教育,个体能够获得谋生立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智慧潜能。来自经济学领域的诸多研究证明,个体的教育程度与其从事的工作和收入水平均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另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嘉文;;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与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 一项基于CGSS2005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3年05期

2 邓敏婕;;教育回报率估算方法及近期国内主要研究结果[J];经济视角(中旬);2012年02期

3 彭竞;;高等教育回报率与工资的性别差异[J];人口与经济;2011年04期

4 杜两省;彭竞;;教育回报率的城市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5期

5 葛玉好;赵媛媛;;工资分解方法之述评[J];劳动经济评论;2009年00期

6 黄志岭;姚先国;;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7期

7 凌东山;王树涛;张德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高梦滔;张颖;;教育收益率、行业与工资的性别差异:基于西部三个城市的经验研究[J];南方经济;2007年09期

9 罗楚亮;;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10 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翠红;李建民;;不同出生年代组流动人口相对教育回报率的变化[J];南方人口;2017年02期

2 曾起艳;孙凯;曾寅初;;人情消费能使我们幸福吗?[J];消费经济;2017年02期

3 洪岩璧;;再分配与幸福感阶层差异的变迁(2005——2013)[J];社会;2017年02期

4 卜芳;肖立国;;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村居民幸福感[J];科学决策;2017年03期

5 罗会强;吴侃;钱佳慧;曹裴娅;任晓晖;;家庭支持对我国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2期

6 余运江;高向东;;集聚经济下流动人口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J];财经科学;2017年02期

7 苑广杰;赵宇辰;;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06期

8 陆万军;张彬斌;;夫妻收入差别和年龄差距会影响幸福感吗?——来自微观数据的经验证据[J];南方人口;2017年01期

9 罗丞;;婚姻关系、生计策略对农村留守妇女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南方人口;2017年01期

10 赵梦琪;唐小平;;不同文化的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江;李强;;教育对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2 任远;陈春林;;农民工收入的人力资本回报与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周金燕;钟宇平;;教育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变迁的作用:1991~2006[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4 李晓飞;;我国农村教育回报率变动及其涵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5 李培林;田丰;;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J];社会;2010年01期

6 黄志岭;姚先国;;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7期

7 何亦名;;教育扩张下教育收益率变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2期

8 吴克明;田永坡;;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收益率:理论与实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刘泽云;;女性教育收益率为何高于男性?——基于工资性别歧视的分析[J];经济科学;2008年02期

10 姚先国;黄志岭;;职业分割及其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基于2002年中国城镇调查队数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新,谷传华,王美萍,王益文,Kevin Jones;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2 J.金,陈源;道德评判的性别差异[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3 黄敏;性别话语差异[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孙百娥;;学校对性别差异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7年02期

5 孙百娥;;性别差异:教育公平的新视角[J];教学与管理;2008年36期

6 刘蕴坤;陶沙;;数学成就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7 张丽娟;儿童性别差异的教育[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03期

8 金晓梅,吴鉴明;医学生在不同题型答卷中的性别差异初探[J];医学教育;1994年10期

9 吴秀琴;试论婴幼儿早期社会化对儿童运动技能性别差异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10 王剑兰;中学差生的性别差异及其教育对策[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珠;李大魁;;药物临床研究中的性别差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伍秋萍;蔡华俭;;对中国人自尊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胡天强;张大均;;心理韧性性别差异的元分析[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贺雯;;性别差异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牛勇;邱香;;弗洛伊德的性别差异及其启示[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刘坤坤;;翻译中男女性别差异的探索[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有智;金彩芬;;从性别差异到性别偏见看女性的处境[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段海军;麻丽丽;赵慧芳;;面孔与物体识别能力及其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建华;;小学生焦虑特征的性别差异及对策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威斯康星大学 利玛·阿普尔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麦曦 岳英整理;直面学术界中的性别差异[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郁枫;儿童思维的性别差异[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观熙;用影像呈现贫困枷锁下婚姻交易的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14年

4 陈勇;基因表达有性别差异“对性下药”有望实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高路;上海职场:高学历人群性别差异不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谢明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剂科副教授马虹英提醒:临床用药勿忽视性别差异[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李敏谊;性别差异与文化偏见[N];人民日报;2011年

8 苏子川 江苏 南京;正视女性就业的“性别差异”[N];中华新闻报;2005年

9 郑渝川;别让性别差异影响你的生意[N];经济参考报;2013年

10 凌菲;学习与性别差异[N];中国妇女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玉成;最低工资对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于庆宝;字形和表象有关任务的脑功能连通和性别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乔国芬;主动脉压力感受器神经元与反射调节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海波(Robert Grzybowski);汉语礼貌表达方式的性别语言差异性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祖卫;雌二醇增强初级感觉神经元酸敏感离子通道的活动:一个疼痛性别差异的新机制[D];湖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魏亚楠;初中生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5年

3 寇娟;共情性别差异及其脑机制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张华;中国和加拿大大学生梦的内容和特征的差异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淑红;大学生汉语不赞同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洋;利他惩罚的性别差异及其机制探讨[D];西南大学;2015年

7 刘洋;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瑜;高中生地理成绩性别差异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黄雅婷;3-6岁城市幼儿玩电子游戏现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郑捷;幼儿对男女分厕的认知和态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7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37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