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回归生活的障碍及路径叩问
本文关键词:教育回归生活的障碍及路径叩问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科技理性的强势和主知主义教育的弊端引发了教育回归生活的强烈诉求。现实中因教育与生活发展的非同步性导致对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误解,对生活概念理解的偏差引发教育回归生活路径的错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教育回归生活之现实路径:正视教育主体的差异性,寻找教育与生活的契合点;关注教育主体的体验,建构生活化的教育情境;考察生活环境的教育价值,选择合宜的教育内容;提升生活的科学品质,以教育引领生活的理性发展。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M551616)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问题与对策:生态心理学视野下幼儿园课程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401131C)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周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江苏南京210024)。长期以来,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一直为诸多的中外教育家所关注和探讨。斯宾塞的“生活准备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都充分论证了教育与生活的不可分离性。然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智娟;徐福晋;;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再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文凤;;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3 徐智娟;崔国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与辨正[J];教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4 张家;;关于“教育回归生活”[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7期
5 陈井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之我见[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5期
6 胡卫珍;;国内学者“教育回归生活”研究综述:现状与不足[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7 段兆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不确切的[J];教学与管理;2012年28期
8 彭喜珍;从应试教育回归到素质教育[J];新东方;1995年05期
9 翟爱芳;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J];文教资料;2005年03期
10 李俊芳;;让教育回归“常识”[J];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贵勇;让教育回归浸润心灵的轨道[N];中国教育报;2014年
2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 柳斌;让教育回归“以育人为本”[N];中国教师报;2008年
3 襄阳日报社评论员 朱孔舒;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N];襄阳日报;2013年
4 记者 刘小兵;读者希望: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N];光明日报;2012年
5 杨鹏杰;取消“重点班”是教育回归本真的开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3年
6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 吴u!;教师当有所不为[N];光明日报;2012年
7 李益众;乐山市金口河区:探索“双适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杨亚军;期待改革让教育回归本位[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徐金才 江苏省邗江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合道德:让教育回归本真[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2011“教改元年”热盼教育回归常态[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飞;农村教育回归农村生活的意义诠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清;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的背景与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超群;论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关系[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7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373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