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复杂性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教育复杂性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出处:《大学教育科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就教育系统一般性分析而言,其教育目标、对象、内容、过程、方法、评价及环境等均具有复杂性。教育作为一个与人类社会共生的社会系统,由于其系统要素的独特性,其复杂性又有其特殊性,尤其体现在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动态性等特性上。通过对教育复杂性的进一步认识,我们得到的重要启示是: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认识层面,需要摒弃一蹴而就的思想和固步自封的态度;在实践层面,需要运用结构化思维注入教育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在激活序变量的过程中把好动态控制,同时力争在上一层级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秩序,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Abstract]:In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system , the educational goal , object , content , process , method , evaluation and environment have the complexity . As a social system which is symbiotic with human society , it has its particularity , especially in self - organization , adaptability , dynamics and so on . Through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 , we need to use the structural thinking to inject the uncertainty of education system , and to establish a new balance order in the process of activating sequence variables , so as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parties , thus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非洲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
【基金】: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高校教学名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XJK015CGD054) 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新媒体条件下理工类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教育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一则是社会生命延续之必需,二则是社会文化传承之必要,其实质在于人的社会化诉求。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获得社会文化、规范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通过“社会教化”,包括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学校教育)和非系统的、非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兰平 ,靳云全 ,吴时明;教育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2 刘要悟;曹俊军;;稳步渐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战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5期
3 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司晓宏;吴东方;;复杂性理论与教育的复杂性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5 邢以群,杨海锋;企业管理系统的自适应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伟;王鹤春;宋占丰;;复杂理论视角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杨玲;林译小说及其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别淑花;剪纸艺术的形式特征及象征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一斌;中学语文教学落实生命教育刍议[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韩蕾;对人性本真的执着追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纪念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3 孙慧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陈一壮;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方法”思想及其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J];教育科学;2004年02期
5 任长松;新中国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18条经验(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6 沈立盛;机电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张济洲;新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3期
8 王本陆;;中国基础教育必须推倒重建吗[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冬梅;;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振兴之路应如何走[J];科学;2001年04期
2 李敏谊;“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布什新政府教育改革蓝图[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刘慧芳;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四大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4 谷淑兰;增强产业意识 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J];经济论坛;2001年22期
5 吴忠魁;影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6 潘光一,钟院生;加快广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7 张健;落实行动纲领 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易杳;全球化提速中国教育改革[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374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7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