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教育性: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根本原则
本文关键词:合教育性: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根本原则 出处:《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关于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相关研究中,出现了多种学科视域,如现象学、逻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但是不论何种分析方式,"合教育性"应是根本的分析原则。学校变革的"合教育性"就是强调学校的变革行为要与学校的教育属性相和谐。其内涵表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并发挥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such as Phenomenology, Logic, Economics, Sociology, etc. The educational nature of the school reform is to emphasize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reform behavior of the school and the educational attribute of the school, and its connotation i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of the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pect and give play to the professional autonomy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基金】:2012年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独立立项课题(2012dlskyb021)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目前关于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相关研究中,出现了多种学科视域,如现象学、逻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但笔者认为,恰恰应该重视的是教育学的视域。学校究其本质是一种教育性的社会组织,其根本职能是育人。虽然学校是国家设立的组织机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通过成本与收益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翠香;范国睿;;学校变革成本探析:概念、构成及控制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利;;论教育道德目标的内容、实现困境及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06期
2 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5期
3 许杰;;构建激情、信任、合作专业团队:学校文化管理的精髓[J];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4 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鞠玉翠;;教育改革合理性探寻——罗尔斯反思平衡法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6 王少华;;课程改革深度展开所需合作观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1期
7 郑兴祥;;县级普通公务员政府创新的动力研究[J];理论界;2012年02期
8 李晓迎;刘志聪;文诗咏;;学校组织变革:从领导到评估[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9期
9 肖安宝;邹海霞;;素质教育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2年21期
10 郭文辉;;论学校承受的变革压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忠明;李福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中问题的反思与前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建星;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黄容霞;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变革(1980-2010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海银;学校课程管理运作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蕾蕾;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余勇刚;基于理解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陈得军;新疆高中教师新课程认同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志娟;基于变革“私有意义”的教师转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戴云;科研促变:学校组织变革的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波;在小学构建教师合作文化的阻力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芳;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消极情绪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薛伟民;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教学适应性的课堂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国亮;高中教师合作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涂三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社会资本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学校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利益”视角下的学校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程培杰,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4 康永久;当代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段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马健生;简论美国重建学校运动及其动力[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7 卢海弘;美国“重建学校”模式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8 马健生;论教育改革方案的可接受性与可行性:公共选择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10 赵学华;试论中国学校发展的内生机制[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瑾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尹弘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尹弘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徐太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操太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刘彦彰 樊晓亮;[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又星;企业变革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冬梅;保障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雪莉;影响中国企业组织变革成功的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5 齐振宏;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6 李俊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志强;基于价值重构的企业变革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聂子龙;愿景驱动的学习型企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赖明正;组织变革中利益冲突与组织学习相关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瑞贵;愿景管理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逸;中国中小学校长的角色演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蔡利忠;企业变革的动阻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杨小军;“经济人”假设的伦理思考[D];湘潭大学;2003年
4 邓久根;“经济人”假设的伦理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韦惠惠;学习型学校的校长领导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福海;关于教师学习的理论与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志国;经济人与道德人之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田丽丽;中学校长变革型领导及其与领导效能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9 贺亮;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工作负荷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戴云;科研促变:学校组织变革的策略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同旭;;学校变革中校长的领导策略[J];教育;2009年21期
2 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
3 王星霞;;学校变革困难的组织社会学归因[J];教育革新;2009年02期
4 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J];中小学管理;2009年04期
5 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J];教书育人;2010年02期
6 姜明彦;;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实现校长的专业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7 李家成;;学校变革者需要怎样的思维方式[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06期
8 段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徐高虹;;学校变革的内部阻力与克服[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2期
10 李宝庆;靳玉乐;;学生参与学校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树超;;“做学合一”与职业学校变革[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2 黄瑞菊;刘镇清;;兰姆波无损检测有效性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3 南岩东;姜华;穆德广;李春梅;谢永宏;傅恩清;金发光;;NIPPV联合早期FB治疗AECO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尹双明;;开放金融下 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5 周湘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探幽[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邓乃扬;;Newton-PCG型算法的理论有效性分析[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7 胡宝民;李子彪;荣飞;;基于DEA方法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刘正才;;对当前我国住房调控政策的经济学思考[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马如坤;;围岩动态位移监测有效性分析及其洞室稳定性判定[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10 吴晓伟;韩存娇;李玉菊;;论商誉会计准则的有效性[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启建;王俊:学校变革要以“课堂”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操太圣;学校变革中的断裂与继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张铁道(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博士);以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院长 李瑾瑜邋教授;学校变革从哪里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瑾瑜;让学生真正参与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操太圣;寻找学校变革的领跑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尹弘飚;迈向可持续的学校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刘文庆;内审有效性分析[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9 尹弘飚;正视学校变革的人力成本[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晏丹;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分析[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德江;工程结构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验证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2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平;学校变革视野下校长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权明富;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服务有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6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江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学校知识资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宓丹;银行监管有效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阁麟;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王慧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实困境和有效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高东铭;行政效能监察有效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贾甲;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涛;提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期权激励有效性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吴芳;基于有效性分析下的住房公积金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苡;SG公司招聘渠道有效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李彬彬;发展二板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郑江新;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戴锋立;股票投资组合国际化的有效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78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37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