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骄傲作为美德——兼论被教育遗忘的善及其发现

发布时间:2018-01-14 06:32

  本文关键词:骄傲作为美德——兼论被教育遗忘的善及其发现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骄傲美德 教育遗忘


【摘要】:"骄傲"是罪恶还是美德,在中西方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我国一般被当作不良态度、情感或品德,而在西方则存在"骄傲"作为美德与罪恶的争议。在呼唤人的解放的现代社会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被打上传统烙印的"骄傲",探索作为美德的"骄傲"的内涵并反思其作为善在教育中的遗忘。通过考察个体生命成长与现代公民形成的当代教育理念,发现"骄傲"作为美德的教育价值。
[Abstract]:"Pride" is a crime or a virtue, i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our countr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bad attitude, emotion or moral character. In the west, there is a controversy between virtue and evil.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society calling for the liberation of human beings, it is necessary to re-examine the "pride" that has been branded by tradi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 of "pride" as a virtue and reflects on its forgetfulness as a virtue in education, and finds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ride" as a virtue by examining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concept formed by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life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itizen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骄傲”(Pride)一直以来扮演的都是负面的角色。或是被当作错误的态度,或是被当作不良的品德。作为培养善性、引导人的完善的教育,视“骄傲”为洪水猛兽。无论是从父母那里还是老师那里,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被教导要“远离骄傲,学会谦卑”,这种现象遍布于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囿[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潘善斌;论惩罚性赔偿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徐晓宁;;大学生幸福观误区及教育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允熠;;人性与境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相似和相异性辨析[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关巍;;休谟对理性主义道德论的反驳和情感主义道德论的建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曾云莺;;耻感、耻德与公共文明的培育[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4 杜疆;;试论归纳问题及波普尔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刘泱育;;新闻事件“原因分析”的历史检视[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8 刘志广;;财政制度变革与现代国家的构建——关于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胡军良;;超越“是”与“应当”之紧张: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 基本旨趣初揭[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邓春玲;;论经济学中的人——经济人[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匡宏;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义颖;休谟的技术观剖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继文;公共产品的法律调整模式选择及其制度构建[D];湘潭大学;2010年

5 潘进强;当代中学生的幸福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昊欣;税务稽查效率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蔚;网络游戏的道德环境建设之思考[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宜琳;茨威格与施蛰存小说女性人物心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9 左传韵;从畏惧的面对到平静的领悟[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鲁平;刘涵慧;王静;;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来自ISSP(2003)的证据[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01期

2 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2年03期

4 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02期

5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金太军;袁建军;;政府与企业的交换模式及其演变规律——观察腐败深层机制的微观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42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2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