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1-14 13:05
本文关键词: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道德教育的现代思考是基于人的自然展开的。培养人的道德理性,滋润人的道德情感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两大分支。现代道德教育实践由于教育国家化、学校化仍囿于习俗而展开。既定社会的整合需求和凝聚秩序成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基于人的自然的现代道德教育思考肯定了个体的本真性,但也存在现实可能性问题。道德教育应基于人的自然与社会习俗,面向人性的提升与美好社会的形成,道德教育实践是一种从现实奔向理想的生活过程和人生历程。
[Abstract]:The modern thinking of mor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human nature. Cultivating human moral rationality and nourishing people's moral feelings become two branches of mod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 Modern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s nationalized by education. The goal of moder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lies in the conformity demand and condense order of the established society. Based on the modern moral education of human nature, the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 is affirme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man's natural and social customs, facing the promo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better society.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life process and course from reality to ideal.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仪式中的道德教育资源研究”(13JJD880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意义不仅在于内容维度的重新梳理与课程开发,更在于从方法维度反思当代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的现代性。即使在现代社会,习俗仍然是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从隐性的常规仪式到显性的特色活动,都对学生的品德形成起着实质的作用。当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晓春;;文化本真性:从本质论到建构论——“遗产主义”时代的观念启蒙[J];民俗研究;2013年04期
2 刘晓春;;个人本真性的建构[J];民族艺术;2011年04期
3 刘富胜;;现当代哲学对主体性的批判——一种社会理性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郑富兴;;自然、习俗与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年03期
2 夏楠;;遗产时代的传统文化命运——评徐赣丽《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J];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03期
3 马漓,
本文编号:1423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2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