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毒看作“开玩笑”是情感荒漠化表现
本文关键词:把投毒看作“开玩笑”是情感荒漠化表现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荒漠化 情感 亚硝胺类 被害人 中级人民法院 致癌性 公开审理 上海市 愚人节 小剂量
【摘要】:正近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嫌疑人林某在法庭上透露,他就是想趁"愚人节"整被害人一下,未预料到后果。林某还说他看过报纸上刊登过类似的事件,"那件事情没有被查获,所以我就做了。"(据2013年11月27日中国网报道)据报道,亚硝胺类的致癌特点是致癌性强,小剂量一次给药即可致癌。如
[Abstract]:Recently, the "Fudan poisoning case", which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was tried in public by the Shanghai No. 2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Lin Mou, a suspect, revealed in court that he was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April Fool's Day" entire victim. Lin also said that he had read about similar incidents in the newspaper. "it was not detected, so I did it." (China net reported on November 27th 2013). The carcinogenic characteristic of nitrosamines is strong carcinogenicity. Small dose of nitrosamines can cause cancer at one time.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近日,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嫌疑人林某在法庭上透露,他就是想趁“愚人节”整被害人一下,未预料到后果。林某还说他看过报纸上刊登过类似的事件,“那件事情没有被查获,所以我就做了。”(据2013年11月27日中国网报道)据报道,亚硝胺类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淑琴;;师生间的情感传播与沟通[J];林区教学;2010年03期
2 王军;;如何正确处理体育课中的师生关系[J];新课程(教研);2010年05期
3 顾飞凤;;教师的情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刘诚芳;学生学业归因倾向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6期
5 张凡;论情境与教学[J];保山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6 刘次林;知情统一的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1期
7 何爱霞,李如密;情感在“学会学习”中的地位、功能及其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4期
8 张教仁;智力情感本一体 优化组合出人才——谈智力、情感智力及其关系[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9 林金辉;大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情感品质的培养[J];云南教育;2001年26期
10 潘家耕;应知、情、意全面培养——论我国当代教育的缺失[J];教育与现代化;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江琴;刘玲玲;;中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锡市第一医院 陆基宗;重视青少年“心理荒漠化”[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2 广州市八一学校 童德珍;学习英语的情感与氛围[N];广东科技报;2000年
3 陈晓华;请用情感与学生交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杜焕玉;让手指与情感对接[N];音乐周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江东洲;完善西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科技日报;2007年
6 ;建立绿色通道 保护学生权益[N];徐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齐永昌;三高门卫形同虚设暗访组进入竟无人过问[N];拉萨晚报;2010年
8 记者 何衍良 通讯员 钟仁;审议实施教育法情况报告[N];中山日报;2006年
9 赵徽;课堂教学的新境界:新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赵华 张晓晶;物价官员投书媒体抨击教育乱收费背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潮杰;父母对子女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及其与家庭目标的关系[D];河北大学;2006年
2 张云仙;数学学业不良儿童的估算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邹敏;初中生的考试成败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冬荣;论教师非权力影响力及其提升机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蓁;舍勒人格思想研究及其对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静;当代学校教育实践中一个游离的灵魂[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韦耀阳;不同交往水平的中小学生交往归因特点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效章;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农佳;教学艺术的修辞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28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2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