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教育史学科危机及出路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当今教育史学科危机及出路的思考 出处:《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今教育史学科隶属于教育学学科体系,目前的教育史学科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危机。其危机表现是课程危机,但实质是由于其学科的学术危机而引发。热衷于理论而不善于与实际结合;研究者的实证史学功力与运用明显不足;制度化、模式化、概念化教育研究一家独大,缺少历史学研究的细致与多样;对分析的教育历史学与教育史概念的混淆等。对实践性的单纯追求不是解决教育史学科危机的根本办法,只有重视作为教育史学科的双重属性之一的历史学属性,解决教育史学科的学术危机,才有可能解决教育史学科的全面危机。
[Abstract]:Nowadays,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belongs to the system of pedagogy. There is a double crisis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in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t present. But the essence is caused by the academic crisis of its discipline. The researchers' ability and application of empirical historiography are obviously insufficient; Institutionalization, stereotyping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s a dominant school, lacking in the meticulous and diverse study of history; The simple pursuit of practice is not 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crisis of educational history discipline, such as the confusion between the analytical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On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attribute as one of the dual attributes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and solving the academic crisis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history, can the comprehensive crisis of the discipline of educational history be solved.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教育投资绩效研究”,项目编号:0902096C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在中国高校学科体制内,教育史学科隶属于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教育史学科的诞生有两个标志:一是学校中有了中国教育史课程;二是有了专业的教育史学术研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规定教育史成为中国师范类学校的必修课程,而1901年创刊的《教育世界》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涛;百年中国教育史研究高潮的回顾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2 周洪宇;申国昌;;新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的发展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周洪宇;;对教育史学若干基本问题的看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严奇岩;;“三条腿”研究方法与教育史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马立武;20世纪的中国教育与教育史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9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评论;1999年04期
6 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J];史林;2005年06期
7 于述胜;探寻中国教育研究的民族话语[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华;;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当地经济因素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孙亮;;浅谈美国高等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党少兵;关于提高我校综合竞争力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5 闫福甜;关于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6 牛海彬;白媛媛;;教师话语的理想架构及现实依据[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郝艳萍,闰明涛;美国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考察[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李素敏;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保障机制[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9 林永柏;高教体制改革与我国高师教育的走势[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孙广勇;;教育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与运用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刘丽琼;;克雷明教育史学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张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现象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李福春;;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演进与整体性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张丽;;论近代英国自然主义科学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魏曼华;;国外私立学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若干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曲晓明;近代我国中学文实(理)分科演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翟继岩;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小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洋;小学教师国际间交流培训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明颖;美国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爱凤;抚州市市区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2 于述胜;论自然的合理性与文化的合理性——以鲁迅论父子关系为中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杜成宪;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1期
4 张传燧;《教育史学》的反思与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5 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6 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马立武;20世纪的中国教育与教育史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专业委员会1999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育评论;1999年04期
8 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J];教育评论;2001年02期
9 洪明;黄仁贤;;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周洪宇;申国昌;;我国考选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兼谈我国重点高校录取名额投放问题[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厚勰;;教育史编纂学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申国昌;;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1期
3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年会将举行[J];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4 赵卫,岳龙,黄学溥;关于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周采;;关于外国教育史学史研究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02期
6 周谷平;吴静;;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7 夏凤琴;;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9期
8 韩达;;全国教育史研究会会议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9 刘立德;中国教育史学科教材沿革及改革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09期
10 刘新科;外国教育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回溯与新世纪瞻望[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单中惠;学科发展由“破”而“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王晨;隐藏在词条下的知识演进:百科全书中的前沿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焦蓉;中国教育:现代化一百年尽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 杜成宪 上海行健学院讲师 张爱勤;孟宪承与现代中国教育[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姚霖;壮族古代教育思想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刘山;日本近代普及义务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丽霞;2000年以来教育史研究的主要进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到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锐;严修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32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3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