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两本”教育观:当代教育观的应然转向

发布时间:2018-01-29 06:26

  本文关键词: “两本”教育观 当代教育观 应然转向 出处:《教育探索》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必须坚持"两本",而如何实现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有机统一,促进两者和谐进步,则是"两本"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特征。"两本"教育观的实施,树立新型管理观是前提,全面把握师生需求是基础,完善和落实制度是保障。
[Abstract]:Education must adhere to "two books", and how to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progress of the two are the basic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books" education concep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books" education view. To establish a new management view is the premise, to grasp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foundation, and to perfect and implement the system is the guarantee.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2013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3JY016)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两本”教育观的内涵所谓“两本”教育观,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简称。1.什么是“以教师为本”人们对“以教师为本”的理解主要有:1)认为“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之根本、确立教师主体地位,把教师当作“人”而非工具,注重教师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建国;;树立以学生为本核心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2 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立保;;论现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4期

2 莫少莹;;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大众科技;2010年09期

3 覃孔彪;;创设有声多彩的化学课堂[J];化学教育;2007年09期

4 高凤梅;刘艳;张文超;;“以学生为本”的《单片机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高教论坛;2010年06期

5 刘宁;;新形势下高校青年辅导员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的必要性分析[J];传承;2012年04期

6 郑文光;安胜利;杨朝霞;;以学生为本——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语境[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3期

7 李蜀黔;;主体教育理念下的生本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8 王加力;;地方大学二级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秦磊华;王小兰;;“卓越计划”中的学生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10 陈敬道;;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模式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勇鹏;应得与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牛慧娟;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武永江;大学生心理痛苦的哲学治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新;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秀花;高等院校“以人为本”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曹文君;教学培养制度中教育主体的自主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山长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建国;建立有助于教师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萍;从“恪守”到“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霞;发展性学习评价在水产养殖专业课课改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媛媛;教学中游戏精神下的学生自主性话语权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素锦;运用“以学生为本”理念,,加强大学班级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邹峥;初中小组活动型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庞丽丽;“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祥林,林更茂;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董泽芳;“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12期



本文编号:1472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72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