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演进及其特征

发布时间:2018-01-30 00:17

  本文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教育学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激进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 出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伴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其对教育领域的涉入,女性主义教育学应运而生。从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女性主义主要历经了三次浪潮,与之相对应,女性主义教育学也出现了三大流派,分别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些思想流派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研究这三个流派的主要教育思想,可梳理出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演进过程,同时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研究,可概括出女性主义教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征以及思想的转变。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and its involvemen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eminist pedagogy came into being.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minism, feminism has experienced three waves, corresponding to it. There are also three major schools of feminist pedagogy, namely, liberalism, radical feminism and postmodern feminism. These schools of though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y studying the main educational ideas of these three schools, we can sort ou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feminist pedagogy,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study of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inist pedagogy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thought can be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早在18世纪的法国,以卢梭与洛克为代表的“父权制”女性教育观主张培养两性不同的性别角色。20世纪兴起的女性主义教育学对这种性别化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倡教育的公平化,尤其是消除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女性主义教育学是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在此过程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强海燕;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勾月;;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演进及其特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周必正;;The Influence of Good Education on Women——A Case Study Of Leila,the Heroine of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J];海外英语;2016年15期

3 方华;谢峰;;高职院校女生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思考[J];职教论坛;2016年21期

4 李晓玉;杨道宇;;借鉴女性主义经验推进我国课程话语的自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22期

5 王盈盈;;从女性主义批判视角解析“蛇蝎女佣”[J];青年文学家;2015年15期

6 胡晓玫;;当代教育学的新进展及其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0期

7 张红;;《荆棘鸟》中的菲奥娜的人物特征[J];青春岁月;2014年03期

8 杨浩强;贺艳洁;;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均等[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刘志华;;课程政策中女性意识的缺失和重构:性别文化视角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2期

10 唐晓燕;;社会性别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科沃德;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女性主义吗?[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2 杜瑞芳;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1期

3 魏天真;后现代语境中的女性主义:问题与矛盾[J];外国文学;2005年05期

4 叶德兰;女性主义与和平文化[J];浙江学刊;2005年06期

5 虞凌燕;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性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Patricia Smith;王洪偏;;女性主义法学的合法性[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魏开琼;曹剑波;;女性主义知识论批判及其困境[J];江海学刊;2008年02期

8 尚晶晶;;女性主义与科学[J];经营管理者;2009年19期

9 北川东子;刘姗姗;;从孤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世界——作为方法论的东亚女性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5期

10 张妮妮;;女性精神的生态隐喻——从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演变看生态女性主义的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怡菲;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性别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8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74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74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