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的永恒追求与时代特征
本文关键词: 教育评价 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 教育价值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质量是教育本质规定性的纯真程度,是教育的生命。教育数量是具有一定程度本质规定性的教育活动的扩展和普及程度,是接受教育和教育形成人的多少。教育质量与教育数量相互对应,应该相互协调统一,但也可能相互矛盾。不同时代和社会对教育本质的规定和数量要求可能不尽不同,最终形成的教育本质的纯真和数量规模有不同程度和特点,但形成德才兼备的人是教育本质的最高或最纯真规定。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数量,使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永恒追求和主题。基本质量稳定提高,最高质量提高乏力;平均质量稳定提高,结构质量优化不足;价值追求等软质量影响科技、文化创新等硬质量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质量缺乏协调影响整体教育质量提高,知识质量不低,能力质量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质量不高,是当代中国教育质量的基本状态。降低功利化追求、抑制应试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方式;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兴趣、动力和创造性,形成追求卓越、超越和永恒的理想目标;变革教育质量观,从提高教育内容质量、过程质量、方式质量及其管理质量做起;实现平等和效率相促进的教育公平目标,普遍提高民族素质;变革教育评价和选拔任用人才制度;使社会价值追求与教育价值追求相互促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
[Abstract]: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s the pure degree of the stipulation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life of education.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 is the expans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ith certain degree of essential stipulati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and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it may also be contradictory. Different times and societies may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ntity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may not be different, and the purity and quantity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will have different degrees and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it is the highest or most pure stipulation of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o form a person with both moral and talented qualitie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the quantity of education, so that more people can receive better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highest ide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Eternal pursuit and theme. Steady improvement of basic quality, weak improvement of highest quality; The average quality is improved steadily and the structure quality optimization is insufficient. Soft quality, such as value pursuit,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hard quality, such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al innovation, etc. The lack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knowledge is not low, the quality of ability, especially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is not high. It is the basic state of educational 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reduce the pursuit of utilitarianism and restrai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Clear learning direction, enhance learning interest,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forming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ranscendence and eternal ideal goal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we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al content, process, mode and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quality generally; To reform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talent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ursuit of social value and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al valu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AA100013)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质量相对于数量而言,质量与数量应该协调统一。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教育质量与教育数量的统一,是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最高理想、永恒追求和主题。无论是在数量扩大还是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教育都应重视、保证和提高质量。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6期
2 孙莱祥 ,周洪林;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Z1期
3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马晓强;;“科尔曼报告”述评——兼论对我国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郝文武;;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的复杂关系和有效教学方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孟庆瑜;;论分配关系的税法调整机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梓臣;;执行释明权初论[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瑾;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监管制度法制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益明;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5期
2 周林东;;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三解——兼论弗兰西斯·培根的宗教观对其知识观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玉j;论哲学发展的新阶段[J];东岳论丛;2005年04期
4 周洪林,吴国平;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对我国传统教育所谓基础扎实误区的批判[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6期
5 朱家存;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6 沃尔夫冈·顾彬,王祖哲;误读的正面意义[J];文史哲;2005年01期
7 朱光烈;“知识就是力量”吗?[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8 日月河;和谐就是力量——兼评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0期
9 夏甄陶;知识的力量[J];哲学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丽珍;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J];决策探索;2002年06期
2 靳涌韬,衣庆泳;教育质量的内涵和衡量标准探微[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汪尧平;构建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李勇;提高网络教育质量之我见[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文献,孙清荣,戴书华,邹利光,席道友;浅谈教师的素养与教育质量的关系[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3年05期
6 钟学敏,周笑平;中美教育质量政策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7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2期
8 赵凌宙;;教育质量公平:新形势下教育公平的走向[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9 谢新国;;以人为本 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6期
10 张登兵;;从比喻力和理喻力谈教育质量的提高[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爱民;鲁晨光;;量化评测教育质量的数学理论与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王维星;;以科学化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3 焦春生;;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从香港的质素保证视学看教育质量的保证[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5 韩富邦;秀措;;更新观念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育质量[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李佰杰;王雪坤;;转变教育观念 搞好素质教育[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7 刘常澍;;关于考试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永和;;培育阳光少年 放飞生命梦想[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龙华;教育质量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孙丰;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N];承德日报;2008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杨丽君;提高教育质量,为何迫切?[N];陇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黄蔚 易鑫 周红松 通讯员 赵永生;加强标准建设 促教育质量提升[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记者 刘婧;努力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N];焦作日报;2012年
6 记者 魏星;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N];江西日报;2012年
7 记者 燕文华;沙湾提升师资水平强化教育质量[N];塔城日报(汉);2012年
8 刘春明;于都财政设重奖提升教育质量[N];中国财经报;2013年
9 曾正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全州教育质量提升[N];黔西南日报;2014年
10 汕尾日报记者 黄俊杰 通讯员 蔡赞生;绷紧“教育质量”这根弦[N];汕尾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安娜;转型时期我国教育质量政策的内容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周兰芳;论教育跟踪[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8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48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