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从疏离走向相辅而行——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2018-02-26 20:38

  本文关键词: 传统节日 生命教育 资源 生命教育主题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人们的生命态度、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宝贵的生命教育资源。传统节日正面临刻写实践向体化实践转化的时代境遇,为此,亟待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贴近学生共同体生活的优质资源,提炼出鲜明、体系化的生命教育主题。中国传统节日涉及和谐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精彩生命四大主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可以通过生命教育年历的实施为生命教育搭建生态的体验平台,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仪式的展示以及经典节令诗的主题教学等方式为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实施条件。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contains people's life attitude, thought and emotion, value concept and behavior mode, which is a precious life education resource. It is urgent to excavate th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close to the student community life in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and abstract out the bright and systematic theme of life educati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involves four major themes: harmonious life, reverence for life, love for life, and wonderful life. As far as school education is concerned, we can set up an ecological experience platform for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fe education calendar. It can also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life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splay of traditional festival rituals and the theme teaching of classical festival poem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慧;;生命教育内涵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月如;;从祖荫之下到宗教超市——冀中农村宗教变迁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6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7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侯卫平;王桂亭;;电视文学片的误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宋一;;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铮;;简论人类文明的艺术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邓伟;;历史与人性的浑融——李R既恕按蠛有∷怠痹俨蚚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韩瑞霞;;互联网对拉斯维尔5W模式的冲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9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10 常宏;;作为认知模式的草原文化理论及其在文化产业中的整合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姚洪阳;试论人机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考量[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响;高师民族声乐生态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训剑;侨乡的巡海大王崇拜[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欣;;比较视野中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J];中州学刊;2008年04期

2 凌敏;;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探讨[J];前沿;2008年08期

3 薛晓芳;;传统节日文化“西学东渐”下的文化自觉[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石琳;;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与空间拓展[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5 周小玲;;传统节日文化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以粤北传统节日文化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俊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的始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1期

7 罗连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保护——以黔东南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例[J];兰州学刊;2011年03期

8 余悦;;城市化浪潮中的春节传统节日文化——从江西省南昌市说开去[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李秀明;王玲娟;;从节日用语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转化及其原因——以春节、端午节为代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创新设计思考[J];设计艺术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2 秦太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义不容辞[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3 董阳;;传统节日的社会创新模式研究[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4 王艳丹;;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以俄罗斯红帆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庄雷;;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余悦;;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二辑)[C];2012年

7 景俊美;;北京四大传统节日文化现状透析[A];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第2期)[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进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谌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2年

3 徐健;全盘商业化不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捷径[N];文艺报;2013年

4 艾洁;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N];光明日报;2013年

5 曾应枫 广东省民协副主席;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田爱习;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冯登洪 喻民昆;加强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N];光华时报;2007年

9 陈苜;应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引导[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思茹;让青少年从传统节日文化中汲取营养[N];中国艺术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年

2 匡雅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及其弘扬[D];宁波大学;2012年

3 罗泽荣;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王雪;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觉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道德资源的开发[D];南华大学;2012年

6 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7 王惠;电视媒体开发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现状及创新路径探析[D];湖北大学;2012年

8 张维岩;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专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高嘉;困境与新生[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39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39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