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热点及其演化的知识图谱
本文选题:教育人类学 切入点:科学知识图谱 出处:《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育人类学"为关键词搜索,选取1988年至2013年间引用频次最高的前80篇文章进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借助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得出教育人类学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的演变,展示了近24年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
[Abstract]:In the CNKI database, us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s the key word search, the first 80 articles cited most frequently from 1988 to 2013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knowledge map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By means of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of knowledge atlas,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map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research trend is obtained, which shows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recent 24 year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基地;
【基金】: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度委托课题“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MJZXWT13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0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跃;中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静;;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9期
3 海路;;一部推进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研究的力作——评滕星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4 祁晓霜;;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3期
5 张宏宇;;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高教论坛;2010年09期
6 郭岚;;钱民辉的《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研究——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与田野工作》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钟言;;教育人类学[J];全球教育展望;1987年06期
8 孙福万;远程教育的空间观——从人类学的观点看[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2期
9 ;教育人类学[J];现代大学教育;1989年02期
10 李其龙;;教育人类学的若干理论问题(下)[J];全球教育展望;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涂元玲;“文化中的教育”:美国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李云星;学校变革中的冲突与观念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权迎;云南壮族“坡芽歌书”符号创生与传承的教育人类学阐释[D];西南大学;2013年
8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萍;教育现象学方法及其应用[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2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3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会;德国、奥地利的教育人类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凤娥;“状元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阳贤;面具下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李淘;仪式中的教育意蕴[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76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57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