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新加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13 14:08

  本文选题:新加坡 切入点:青少年 出处:《思想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强化国民意识教育。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从国情出发,具体做法包括强化儒家传统道德教育,引入西方国家德育的先进理念、探索"洋为新用"的途径;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的创新,采取真实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Abstract]: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put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and strengthens the educ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Singapor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Confucian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dvanced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explores the way of "foreign being new",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and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real education with so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家文化底蕴下中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批准号12BKS07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5-ZD-110) 河南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FRJH17)阶段成果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俊珂;日本和新加坡学校德育特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李晔;论新加坡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说[J];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02期

3 辛慧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及对中国的启示[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杜珠成;;新加坡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承传关系[J];海外华文教育;2006年02期

5 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李望舒;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年06期

7 王学风;21世纪新加坡中小学国民教育的特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兰;但堂渊;;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庆广;;中国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之比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张建宝;;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浅论“主流·传统·现代”的完整构筑[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4 宣群;;新加坡国立大学基础医学教育及其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5 吴丹;赵兴宏;;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晔,耿昕;论东亚民族主义的类型与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7 符桂芹;日本道德教育论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3期

8 马晓莉;;新加坡中小学的学校道德教育特点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1期

9 张凤霞;;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10 郑汉华;;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建宝;;当代青少年的信仰重建——“主流·传统·现代”的完整构筑[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石红梅;;高等院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基于HM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A];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第2辑)——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4 宋婷;建国以来高校法制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韩丽颖;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袁园;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8 梅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麒宏;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宪政思考[D];河南大学;2011年

2 胡丽;职业学校学生德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徐天晓;新加坡网络色情管制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谢惠莲;当代中日中小学活动德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葛艳霞;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钢;中国和新加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7 武爽;青海藏族大学生国家意识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鑫;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养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苹;中国入世对中学德育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华建平;战后国际关系中东南亚华人生存发展问题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勰平,张倩苇;新加坡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2 金龙哲,徐冰;日本学校德育的历史与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3 石勰平,张倩苇;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4 张鸿燕;当代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林永希;日本、新加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林燕平;新加坡的“教师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新加坡教育的特色[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8 乔梁;新加坡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纲要简介[J];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05期

9 李杰;新加坡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特色分析[J];青年研究;1995年09期

10 刘文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评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芳,张诚;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马晓静;试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及其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毛玉楠,杨绍安;利用网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平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白海若;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涂刚鹏;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6 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7 杨杰;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8 金菊;新世纪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8期

9 何纯芳;现代传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张汉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手段探析[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3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6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林燕;陈玉民;;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志军;;宽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9 段文灵;;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辩证[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余俊;;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管理的内容和原则[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国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副主任,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后;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夏文斌;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顾海良;从战略角度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以人为本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大连日报;2005年

5 记者 尹滨;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N];德州日报;2005年

6 管向群;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4年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4年

9 程天权;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2004年

10 王山;加强党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玮哲;大学生宽容思想政治教育[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兆军;“博客社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D];复旦大学;2008年

3 赵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郭春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述评(1949-1957)[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强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阅读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丛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8 曾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同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张艺昆;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初探[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孔北平;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特点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06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606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