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教育改革的本真逻辑

发布时间:2018-04-08 15:16

  本文选题:教育改革 切入点:内衍射效应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与教育理论关涉是教育改革的本质属性,教育改革是教育理念、教育实践与教育文化间的相互转生。教育改革的本真逻辑是教育理论的衍射逻辑,而非实践自生逻辑与权利外控逻辑。好教育理论是有磁力的,它自身就是一股冲击波,能将理论的"波能"衍射到教育实践中去,引爆教育实践的变革。教育改革发生的关键链环是让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着床",助推教育理论在实践机体中的"内衍射"效应发生。教师播种理论、研究者带入理论与体制设计者嵌入理论是教育理论浸入教育实践的三大途径。
[Abstract]: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mutual reincarnation of educational idea,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al culture.The real logic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the diffraction logic of educational theory, not the logic of practice and the logic of external control of rights.The theory of good education has magnetic force, and it is a shock wave itself. It can diffract the "wave energy" of theory 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ignite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practice.The key link of educational reform is to make educational theory "set"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o promote the "internal diffraction" effect of educational theory in practice.The theory of teacher seeding and the theory of embedding theory and system designer are three ways to immerse educational theory 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G27]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亮;;教育中的反智主义及其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2 龙宝新;;论教育改革的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3期

3 姜美玲;;论基于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5期

4 杨国荣;存在与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张楚廷;;教学改革的“人和问”[J];高校教育管理;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黄剑;;自我的建构与认同——以林妈残疾身体为社会文本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6 苑国华;;论布迪厄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7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9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10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李德昌;;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势科学视阈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道路·创新·发展——“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交流论文选编[C];2009年

3 张本祥;;关于不可计算问题——从汶川大地震的预报问题谈起[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6 刘中发;刘松;;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执法理念的发展[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7 刘彤;;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代景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陟遥;;联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沙小妹;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和实践[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芳;“和合型”教研团队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锁馨;国际视域下实践导向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孙杨;系统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翟冬园;贵州瑶山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文化路径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昌盛;孙玲玲;黄云霞;郑雪;王琴;;“反智主义”笔谈[J];当代文坛;2009年02期

2 唐小兵;;后现代主义:商品化和文化扩张——访杰姆逊教授[J];读书;1986年03期

3 肖鹰;;韩寒神话与当代反智主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4 杨国荣;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樊星;;当代文化思潮中的“反智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唐小兵;;底层与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J];南风窗;2008年03期

8 谭斌;从追求宏大理论到走进学校日常生活——对教育学科学化进程的一种系谱学描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姜美玲;;论基于日常教育实践的教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5期

10 朱光明;;理解教育实践的地位——来自阿伦特“行动”思想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谊;“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布什新政府教育改革蓝图[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刘慧芳;论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四大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3 谷淑兰;增强产业意识 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J];经济论坛;2001年22期

4 吴忠魁;影响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因素分析[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5 潘光一,钟院生;加快广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教育评论;2001年05期

6 张健;落实行动纲领 深化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7 易杳;全球化提速中国教育改革[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722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22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