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教育:问题与路向

发布时间:2018-04-15 10:24

  本文选题:生态文明 + 建设性后现代 ; 参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呼唤教育转型,培养新型人才。为此,教育可引入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思想,形成"关系性"、"共在性"、"过程性"的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教育观。这种生态教育观具体体现为三种相互关联的路向:培养地方归属感的"热土教育"、培养文化认同感的"有根教育"、培养公民道德感的"成人(仁)教育",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和解决方案。
[Abstract]:A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lls for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training of new talents.Therefore, education can introduce constructive postmodern ecological thought and form a constructive postmodern ecological education view of "relationship", "co-existence" and "process".This view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is embodied in three interrelated directions: the "hot earth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local sense of belonging, the "root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adult (benevolent) education" to cultivate the moral sense of the citize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s new paths and solution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赫尔曼F.格林,王治河;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J];求是学刊;2002年03期

2 王治河;樊美筠;;生态文明呼唤一种热土教育[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 保罗·布伯;;培育为生态文明服务的公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霞;;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之言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陈也奔;石英;;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与机体哲学的联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3 陈也奔;张玉华;;环境伦理学目的性理论的内在矛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4 陈也奔;;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客观价值理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2期

5 陈也奔;;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内在矛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3期

6 金美福;查英;;论埃德蒙·金比较研究方法论之“生态学的”特性——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目的的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刘益宇;;社会建制与模式融合——巴伯的科学与宗教类比方法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李林蔚;在张力理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隐喻浅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邓伟龙;;试析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J];创新;2008年02期

10 邓伟龙;尹素娥;;仪式教育: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应当关注的问题[J];创新;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陆俊;;论网络社会运动[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刘益宇;;两种信仰系统的“和而不同”——科学与宗教交融何以可能[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叶立国;;生态学的后现代意蕴[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李世雁;刘璐璐;;生态文明伦理解析:自然过程的本真追求[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6 祝涛;;经典与传播:从熵的视角发掘《道德经》中自然观的现代价值[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胡昌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境立法创新[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巩固;;生态文明的价值层次与法制构建[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增宝;从“精神分析”到“精神分裂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7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魏宏波;从一种理论走向多种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姚军;奋斗论[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芳;汉语新兴族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房爱翠;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小学美术学习领域教学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毅;托马斯·柏励的生态纪思想述评[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石孝华;离婚单亲家庭子女的自我调适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5 董利丹;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付娜;先秦道家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梅;关于20世纪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武斌;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作者理论[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孙莉娜;西方摄影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后现代性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宁;网络交互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小琴;;美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2 阚阅;;教育全球化:和谐·差异·共生——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3 李培根;;从根基上认识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4 张永;农民家庭教育观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5 赫尔曼F.格林,王治河;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J];求是学刊;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东;生态教育的必要性及目标与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4期

2 许新海;生态教育:新世纪理想学校追求[J];环境教育;2001年05期

3 张晓黎;论生态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徐晓唯;生态教育:推进优质教育服务的有效渠道[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01期

5 朱国芬;;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教育体系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6 程然;;生态教育学略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刘海霞;刘煦;;生态教育内容的立体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年16期

8 屠菊红;沈群英;;生态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3年22期

9 张胤;从生态伦理视角的重新审视学校生态教育[J];山东教育(小学刊);2004年13期

10 李如意;谈生态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学生物教学;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燕萍;;教育是农业,教师当何为?——论生态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整体教育”职能[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侯京林;;生态文化与生态教育[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秀庆;寻梦生态教育的绿色畅想[N];中国教师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常河;两亿元投向生态教育[N];江淮时报;2005年

3 陈楠 向朝伦;生态教育 引发现代教育蝴蝶效应[N];四川日报;2014年

4 徐莉丽;让生态教育内化为特色发展之魂[N];成都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沈竹士;自然笔记激活生态教育[N];文汇报;2013年

6 佩娇;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发展质量[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裘湘;沛县:生态教育的鲜活实践[N];江苏教育报;2012年

8 沛县县委书记 冯兴振;生态文明立县 生态教育先行[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徐培;万紫千红春满园[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傅程鲲;生态教育与教育生态[N];团结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湘荷;生态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3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53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6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