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救国论”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16 20:06

  本文选题:教育救国论 + 历史发展 ; 参考:《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摘要】:魏源"师夷制夷"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论"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洋务运动时期是"教育救国论"的萌芽时期,甲午战争后的维新变法时期是"教育救国论"的初创时期。到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救国论"臻于成熟,基本完成了变革传统教育的历史任务,其内涵也完成了超越国家概念、政党主义和教会派别的重要转变。时至今日,"教育救国论"的某些合理内核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Wei Yuan "Yi Yi division" Thoughts on modern China "salvation of education" played the role of enlighten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s "infancy education salvation", after the Sino Japanese War of the reform period is the start-up period of saving the nation by education ". To the Xinhai Revolution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salvation of education "to mature,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historical task of reform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its connotation is done beyond the concept of the state, an important change of party doctrine and church groups. Today," some reasonable salv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core still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财务处;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徐希军;1928-1937: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刘海军;;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阳光宁;;民国时期学校社会科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王华倬;论民国时期(1927-1949年)我国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历史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7 王建辉;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8 杨琳;肖东发;;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及历史意义[J];出版科学;2012年02期

9 何元林;;中国近代教学方法改革及其现代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8期

10 吴会蓉;;抗战时期国统区解决“师荒”问题的政策与措施[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胡振京;;日军大轰炸中的重庆教育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高晓东;民国时期科学管理思潮研究(1927-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东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双钰;清末民初(1902-1919)高等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彩荣;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升任;对“教育救国论”的再认识[J];探索与争鸣;1999年07期

2 刘卫,徐国利;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吴根成;试论严复的“教育救国论”[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丛彩娥;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王丙琴;;对话教学的历史性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李彬;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张建民,李淑芬,郑云亭;谈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02期

8 廖卓娴;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留学教育之比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胡玉娟;;洋务运动与中国物质生活的近代化[J];历史学习;2009年09期

10 汤志华;;早期毛泽东教育救国观之探析[J];高校社科信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吕云飞;张光辉;苗磊;;“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原因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陈如平;;巴茨的教育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谢长法;;清末留日运动中的师范留学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5 许成人;;毛泽东的早期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阎国华;;晏阳初平民教育理论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车效梅;;试评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纪军;;论析晏阳初关于农村教育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刘正伟;;论江苏教育近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10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晨;隐藏在词条下的知识演进:百科全书中的前沿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迭部县藏族中学 扎西草;论我州推行三语教育的必要性[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赵学勤(河北,教师);家长10万元买半个门洞的无奈[N];华夏时报;2006年

4 周崇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教育先行[N];贵州日报;2005年

5 安桂清;于对话中共享真理的盛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教育总长蔡元培[N];经济观察报;2009年

7 李莉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8 ;传承历史文明 创建教育名城[N];南京日报;2007年

9 凌一;现代女子教育研究的新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周金燕;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育机会均等[N];学习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金雪芬;休闲教育的人学之维[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2 王世军;我国当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亚书;班级授课制的历史发展与德育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伟红;晚清新政与湖南近代教育的发展[D];中南大学;2006年

5 李晴霞;从教育视角探析“少年中国学会”同人之聚散[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高春香;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历史发展与借鉴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曹丽;二战后美国家校合作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张国柱;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张旭辉;洋务实业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8年

10 于康平;人文教育:概念辨析、历史发展及现实切入点[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60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60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