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研究的人类学范式: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研究进路探析
本文选题:学习人类学 + 教育人类学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并将其确定为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在美国,学习人类学的理念发端于文化传递理论,其理念在教育人类学领域中确立后出现了研究文化习得的转向,此后在情境学习理论和学习的社会理论推动下,迈向了实践本位学习的研究,成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主流话语。学习人类学的研究为教育人类学研究学习问题提供了人类学经验,拓展了当代教育学科的文化和学习观念,充实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1980's, America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ist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learning anthropology and made it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research.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anthropology originated from the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ere appeared a turn to study cultural acquisition, and then it was promoted by situational learning theory and learning social theory.The study of practice-based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western learning theory.The study of learning anthropology provides anthropological experience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expands the culture and learning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enriches the methodology of lear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当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BAA110010)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0-0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常永才;;何以促进教育人类学发展:美国学者学习领域研究浅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2 涂元玲;试析美国人类学领域中的教育研究[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2 李珂;;因特网辅助外语写作测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王涛鹏;;《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6 刘铁芳;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7 田松;;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学人类学[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胡瑾;杨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思考[J];才智;2009年13期
9 孙伟;战弋;;新时代背景下工科高校大学文化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3期
10 王根顺;周晓玉;;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史简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娜仁;汤汇道;刘志迎;;情境认知理论在产业经济学实验软件开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飞;;文化多元与人权普适——以和谐社会语境之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引导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5 张文娟;;建立电视监管与评测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标准[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杰;;“大事件”下旧城遗产保护“门、槛极化论”的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旧城遗产保护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罗树杰;;文化侵蚀与内蒙古草原生态的恶化——从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看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9 潘洁;;思辨数学课堂中的“情境”[A];2013学术年会暨素质教育在江苏——淮安专场报告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4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慕海;面向动态情境的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蒋铃;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常永才;;人类学习的特点:当代美国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4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5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6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7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67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6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