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批判的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
本文选题:教育 + 教育批判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07期
【摘要】:没有教育批判就没有教育的进步。教育批判是人们认识和改造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它体现了人们对教育的体验、理解、态度及价值判断,蕴含着教育的启蒙、唤醒和解放的意味。教育批判对于深化教育认识,创新教育理论,解决教育问题,指导教育实践,增进教育反思,提高批判者自身都具有重要价值。教育批判价值的实现,需要基于教育事实的批判、明确教育批判的视角、强调理性批判和倡导自我批判,进而促进教育与人的发展与超越。
[Abstract]:There can be no progress in education without criticism of education. Education criticism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reform education. It embodies people's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attitude and value judgment of education, and implies the enlightenment, awakening and liberation of education. Education criticism is of great value for deepening educational understanding, innovating educational theory, solving educational problems, gui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promoting educational reflection and improving critics themselve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criticism, we should base on the critique of educational facts, define the angle of view of educational criticism, emphasize rational criticism and advocate self-criticism, and the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cendenc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天津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资助项目(项目号:2014BSXR)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孙孔懿;;教育批判:层次与意义[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2 沈又红;话语真实:走向理性批判的门槛———兼论教育学话语失真及其改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3 郭峰;孙士宏;;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J];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李芒;;对教育技术“工具理性”的批判[J];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5 孙槞;;现行高考制度批判[J];今日中国论坛;2012年07期
6 曹正善;;“关系人”假设与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李亚平;;“教育反思”的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4期
8 吴康宁;“教育批判”的困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9 张继成;事实、命题与证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韩利;;对综合性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张立新;;回归实践:教育学学科立场的自我意识[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成玉;;赵翼诗歌的“创新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李成玉;;符号中的艺术——简析卡西尔《人论》中的艺术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熊春林;黄正泉;熊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8 刘旭东;吴原;;教育理论学术旨趣的实践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尹小芳;;关于反思型外语教师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王万江;;小学“校园校本科技馆”建设的研究——以天津市实验小学为例[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罗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海锋;;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由《哲学通论》引发的思考[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8 张晓光;;法律逻辑与法庭科学学科群[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9 李冲锋;;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开发[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国祥;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青;论抢夺罪中的抢夺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涂冠萍;中国水墨动画的叙事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娣娜;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转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孙俊三;从说服到沟通──90年代德育新模式[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3 刘铁芳;教育学话语的现代性转向与生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4 周作宇;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变迁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5 刘铁芳;语言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周浩波;论教育学的命运——与吴钢、郑金洲商榷[J];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7 周大平;;让优质教育资源造福更多的孩子[J];w,
本文编号:1788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78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