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知识性质

发布时间:2018-05-01 17:29

  本文选题:教育学 + 知识体系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15期


【摘要】: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知识体系,其内在知识体系的性质决定了教育学作为学科的特质属性。文章拟对教育学学科性质与教育学知识性质分别加以阐述,以期能够对教育学性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理解。厘清"学科归属"与明确"学科种差"是澄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逻辑前提;而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性质可以概括为研究范域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趋利性和研究结论的创造性。
[Abstract]:Pedagogy is a discipline knowledge system with education as its research object. The nature of its inherent knowledge system determines the characteristic attribute of pedagogy as a subje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ature of pedagogy subject and pedagogy knowledge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form 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pedagogy nature. It is the logical premise of clarifying the nature of pedagogy discipline to clarify "subject attribution" and "discipline difference", while the nature of pedagogy knowledge system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integrity of research field, the tendency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reativity of research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庆昌;论教育学的性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W·布雷岑卡,李其龙;教育学知识的哲学——分析、批判、建议[特约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4期

3 陈桂生;教育学的性质和研究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07期

4 曹世敏;教育学逻辑起点新论[J];教育研究;1994年10期

5 石中英;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6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刘继武;;论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发展方向[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8 胡德海;;关于什么是教育学的问题[J];中国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9 张俊洪;论教育学的学科归属、性质和定义[J];现代教育论丛;1999年05期

10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J];教育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聂小明;浅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3 陈玮;试论现代英语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胡悦超;;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汪明明;丁磊;张新喜;;提升给水排水管网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张玺;;科技与人文精神断裂后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辜文林;赛乐;;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8 李银慧;;从教育哲学视角窥探教师职业幸福[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杨行玉;;对远程网络教育成本研究的多维反思[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陈波;;人类教育终生化与陶行知的终生教育思想[J];爱满天下;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松;吴超;;比较安全教育学的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永平;;教学与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忠;;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目标定位及其发展走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传德;;夸美纽斯及其《母育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刘黎明;;试论斯宾塞的兴趣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张美云;;解读《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蒲生财;;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教材价值功能[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高荣;高校旅游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彦君;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艳;20世纪90年代国外高校女性教职工状况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顾剑峰;高中数学“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8 陈荣烂;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葛娟;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葆奎;钟启泉;;教育政策与教育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6期

2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孙绍荣;关于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思考[J];教育科学;1991年01期

4 刘远图;教育科学研究中应重视定量方法[J];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5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李政涛;;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J];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7 ;教育学终结了吗?——与吴钢的对话[J];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8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下)[J];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9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4期

10 赵一红;后发型现代化——对发展理论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巧先;认识与分析:教育学中国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5期

2 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7期

3 丁丽红,焦瑶光;教育学从“科学化”到“消亡”——对教育学的回顾和前瞻[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庆昌;;论教育学的范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王建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1期

6 徐冬青;;观察、参与、介入:教育学方法论的演变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7 洪丕熙;;制度教育家洛勃罗论“新”教育学运动[J];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01期

8 丁;教育学的困境[J];教育科学研究;1990年04期

9 张晓鹏;“教育学体系”概念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2年03期

10 陈桂生;略论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的现象[J];教育研究;199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杨小微;;中国教育学:在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第二章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A];博物馆社会教育[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应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学依然面临“学科化”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庞守兴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顶天立地”:中国教育学发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伍红林;调准我们教育学的焦距和色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钟启泉;告别“罐装” 走近真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刘慧珍;寻找“教育学文化性格”之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金鑫;《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建造教育学理论大厦基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探未发明的新理 入未开化的边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周霖;重建教育理论创新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刘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提供平台:引领教育与社会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晴;“教育学立场”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惠雨;论教育学话语的若干问题及未来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陆婷;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迪;无立场教育学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燕敏;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雪;教育学原创性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张晓东;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婧;国外教育学著作中的范畴及其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连芳芳;吉鲁的后现代批判教育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30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30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