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德育视角下的德育创新探索
本文选题:服务德育 + 德育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8期
【摘要】:德育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石。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德育在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些弊端,本文基于对服务德育理念与传统德育理念的比较分析,尝试从服务德育的视角提出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及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的创新探索。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national qua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exposed some malpractices which can not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hile giving full play to its educational func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dea of serv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id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ng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explorations in such aspects as moral education goal,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moral education approach and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永华;;浅谈德育创新中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梁晨;;实现德育人本化理念的路径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王志加;;德育:呼唤为学生量身定做[J];教学与管理;2008年31期
4 李军;;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9期
5 周小李;;整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高校德育理念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03期
6 王国银;;“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主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高校大学生德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赵雅丽;;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德育的重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李洋;;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01期
4 李术红;刘美丹;张铁;;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德育心理目标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5 刘媛;姜浩;杨鑫;;在理想中超越——独立学院德育创新探析[J];才智;2010年14期
6 李娟;;网络环境与德育危机[J];才智;2011年11期
7 龚彦忠;;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困境与思考——基于高校德育课程建设的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1期
8 毛乃佳;林凤;;论卢梭的自然道德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尹喜;许浩;;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原则的运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10 周亮;;多渠道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浅谈公安院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成才之路;2007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4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邓亚秋;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雷亚;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德育改革的启示[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徐志坚;;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德育理念变革探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王明彦;论高校传统德育理念的弊端及应对方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唐明燕;;儒学何以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宁茉玲,曹福平;树立现代大学德育理念[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董建书;李一鸣;;“价值人”假设与高校德育理念的重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敬枫蓉;王嵩;向武;王洪运;张小红;周波;;高校德育工作新理念与学生德育评价原则及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07年03期
9 刘红梅;刘秀伦;;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理念的重塑[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10 徐建秋;高校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应追求的三个理念[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联合大学 周志成;[N];光明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传海,戴永祥;浅谈教师的道德素质要求[J];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2 龚友德;道德素质需要一种合力:学校、家庭、社会[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3期
3 袁丽凤,陈永海;浅论新时期领导者的道德素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4 张光富,王世奉;努力探索道德素质培养的新途径——构建“五为”网络、实施“三联体”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0期
5 于秀琴,梅焕钧;建立激励机制 提高道德素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王蔡华;实施“文明工程” 提高道德素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12期
7 郭金鸿;可持续发展与人的道德素质[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黄佳明;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阿拉;何谓合格人才[J];石油政工研究;2002年03期
10 ;道德素质重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锦碧;;继承传统美德,提高道德素质[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2 郭燕;;主旋律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许立艳;;运用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探索[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开流刚;;加入WTO对我国执法人员道德素质的挑战与对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谷子;;家和孝为先[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包亚宁;;社会道德资源培育与人才道德素质提升[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白秀峰;;谈高校修缮职工道德素质[A];机遇与挑战——北京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辽宁省昌图第三高中课题组;;构建“三格”与“三结合”互动模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李多海;刘尚辉;宫汝军;;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10 白凤军;贾建苹;王芳;;加强品德教育 提高道德素质[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宁生;中国古代对官吏道德素质的要求[N];光明日报;2004年
2 李老铁(作者系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法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技能与形象[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3 南丽军;重视道德素质的关键作用[N];黑龙江日报;2005年
4 记者吕诺;努力提高儿童道德素质[N];人民日报;2002年
5 王晖;挖掘文化资源出版相应教材[N];河南日报;2007年
6 张周来;南宁举办百万市民道德素质大培训[N];今日信息报;2006年
7 吕崇新;遏制、减少财政系统职务犯罪的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王昊飞 叶健;书店不该成为“啃书族”的毁书地[N];中国社会报;2007年
9 咸宁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胡胜利;提高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N];咸宁日报;2007年
10 王捚;宁远文明创建提升道德素质[N];永州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雷;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石彦波;腐败问题的道德素质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林;道德素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4 朱玉珍;论人的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雷绍业;论道德素质及其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杜修望;论道德素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晓燕;生命教育与青少年道德素质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8 赵梅;网络媒体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白石;表演艺术中演员道德素质培养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10 孙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道德素质养成[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7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4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