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与测算方法
本文选题: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 均等化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31期
【摘要】: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与支持。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等化。均等化进程应分为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阶段。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教育发展实际及现实可行性,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初步均等化和基本均等化两个发展阶段,以及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等和学校教育质量均等三个维度。以修正的变异系数作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算方法,可以构建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指标。
[Abstract]: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s at county level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s in county level is mainly the inter-school equaliz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process of equaliza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primary equalization and basic equalization.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nd practical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public education in China,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s at county level includes two stages of development: primary equalization and basic equalization, as well as equal access opportunities. There are three dimensions of equ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equal qua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With the revis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equalization level of the basic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 in the county area, the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equalization of the basic public education service in the county area can be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大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财政制度研究》(课题编号:QN201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力;;论不同服务分类框架下的教育定位及政策走向[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01期
2 褚宏启;高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的制订[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3 孙庆国;;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指标[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尧新瑜;刘婷;;论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的公平取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楼世洲;宁业勤;;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2期
3 张绘;;公办普通高中校际间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的分析——以我国中部地区某省A县的调查研究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4期
4 喻登科;周荣;郎益夫;;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指数测量的实证——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12期
5 孙百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地区间教育发展的收敛性检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6 辛涛;田伟;邹舟;;教育结果公平的测量及其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潘昆峰;李扬;;高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效果及其动力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丁生东;;青海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9 伊继东;;和谐社会建设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J];求索;2007年02期
10 李继星;;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思考[J];人民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县际义务教育均衡指标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高扬;;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指标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栗玉香;;指数化监测:义务教育均衡效果评估的新视角——北京市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崔慧广;;义务教育财政均衡制度与政策的设计框架——基于公众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候玉娜;;县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研究——基于广西省十三区县初中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夏雪;;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丹妮;蒋普阳;;论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应用异地互动教学系统的作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陆t,
本文编号:1853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5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