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非营利组织配置教育资源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7 02:35

  本文选题:非营利组织 + 教育资源配置 ; 参考:《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4期


【摘要】:非营利组织具有配置教育资源的主观经济愿望与客观经济条件,可以弥补市场与政府的缺陷,使社会效用达到帕累托最优,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最终增加社会总福利。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非营利组织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非营利组织配置教育资源的资助与优惠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混合作用。
[Abstract]:Non-profit organizations have the subjective economic desire and objective economic conditions to alloc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which can make up the defects of market and government, make social utility reach Pareto optimum,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finally increase the total social welfa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crease the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preferential treat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allocat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government. The mixed role of market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分类号】:G40-0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婧;;中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政策对比及启示[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2 罗公利;杨选良;李怀祖;;社会捐赠与大学发展——中美大学社会捐赠的对比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陆根书;陈丽;席酉民;梁磊;李怀祖;;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捐赠的实践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4 郭国庆,李先国;国外非营利机构筹资模式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12期

5 孟丽菊;张大方;;中外高校社会捐赠:比较、分析及建议[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6 文绪武;;非营利组织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孔珍;洪成文;;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募捐策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2 耿建;张冬梅;;国内理工科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对策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滕炜;;社会捐赠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与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4 潘乾;谭宝华;;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路径选择[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5 曹玉洁;;美国高校筹资之鉴[J];成功(教育);2010年02期

6 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7 刘建民;宋建军;;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8 黄建华;王汇;;关于地方人大创制性立法社会功能的多元化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杜英歌;刘延平;;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立法困境及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曾华东;齐放;;关于公证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刍议[J];中国司法;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嘉颖;张倩;;非公共高等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邢晓辉;公立非营利性医院补偿机制的系统模型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4 陈晶;我国执业药师协会发展对策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5 陈昕;高等教育变革视角下的大学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雪莹;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的行为及竞争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马力;主导与共存[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杜保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张波;经济法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刘优良;凭单制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莎莎;我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昊;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绳娜;非营利组织经营风险的控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鹏;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制度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谢宗熹;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校区扩建筹资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滕炜;我国大学社会捐赠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8 李峗乐;中国足球协会法律主体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宁洪碧;行政问责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蓝涛;志愿者组织的志愿失灵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开寿;唐祥来;;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2 刘军,黄梅;美国高等教育募款机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刘春生,王任达;发展大学教育基金会,促进大学教育捐赠[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孙耀胜;;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制度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年04期

5 徐勇,崔开云;公司捐赠的困境与出路[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6 孟东军,张美凤,顾玉林;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刘澄;刘志伟;叶波;;改进中国慈善捐赠的制度安排[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8 洪成文;国外大学经费筹措的主要方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谢秋葵;基金会: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罗公利;杨选良;李怀祖;;社会捐赠与大学发展——中美大学社会捐赠的对比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国祥;加拿大非营利组织对我们的启示[J];学会;2003年04期

2 曾维和;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综合监督机制探讨[J];兰州学刊;2004年03期

3 李映旭;浅谈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反贫困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盛明科;论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炳秀,陈晓春;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J];云梦学刊;2005年02期

6 韩国薇;;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维度分析及框架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7 葛卫华 ,王方华;浅谈非营利组织[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8 廖飞;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分析方法的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J];学会;2004年06期

10 卿惠;;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锐兰;刘思峰;谭振亚;;非营利组织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探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林;夏同水;刘正林;;非营利组织及其在中国的潜在形态[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唐钧;;科技领域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发言稿)[A];第三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选编[C];2005年

4 项玉;;准公益类事业单位非营利化改革的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为雷;;问题与出路:转型社会中的社会福利工作研究[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尹亚琼;陆宁;;公共治理视角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间互动关系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志刚;胡佳;;论非营利组织的和谐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文洁;;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其启示[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俊;;非营利组织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中的作用[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殷婷;教育资源配置更显公平[N];黄石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马银彬;武定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N];楚雄日报(汉);2009年

3 记者 何清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出现新的不均[N];重庆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永光;金平全力缓解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N];红河日报;2009年

5 ;射阳:策应沿海开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杨自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鹤壁日报;2011年

7 周建华 舒志华;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捐赠收入免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8 陶传进;政府公益逐渐向社会化公益转变[N];中国社会报;2010年

9 李欣;浅谈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的改革[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10 李伟;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N];中国社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红雨;非营利组织整体性治理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吴季钢;台湾专业型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创新管理模式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爱萍;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田丽;非营利组织资金运营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杨公安;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低效率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陈为雷;社会服务项目制的建构及效应分析[D];南开大学;2013年

8 王长寿;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9 周旭亮;非营利组织“第三次分配”的财税激励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耿玮;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杰欣;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D];暨南大学;2010年

2 张红艳;治理中的合作: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建勋;论环保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定位[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莉莉;我国非营利组织(NPO)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吉琳;转型时期社会服务型非营利组织的发育与约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1年

7 刘姣;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魏婧;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化养老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宋晓玲;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周丹;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解析及其发展模式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55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55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