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理性与启蒙:论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建构

发布时间:2018-05-11 22:15

  本文选题:理性 + 启蒙 ; 参考:《基础教育》2015年01期


【摘要】:该文重点探讨在教育思想中康德如何从人性论(善恶共居)过渡到人的本质规定(道德),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性的教育)将之实现。该文试图探索康德贯穿在教育思想中的隐微支柱:理性(理性的彻底性,一方面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必定要寻求自身的终极目标,也即完备性与普世性)与启蒙(使人具有使用自身理智的勇气和决心),整体地呈现出康德关于"自由行动者"的培养何以可能的设想与规划。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Kant transits from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habitation of good and evil) to the essential regulation of human beings (moral principle) in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how to realize it through the way of education (natural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hidden pillar of Kant's thoughts on education: rationality (the thoroughness of reason, on the one hand, makes human freedom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education must seek its own ultimate goal. That is, completeness and universality) and enlightenment (making people have the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to use their own reason), presents Kant's idea and plan of how the cultivation of "free actors" is possibl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朗;康德与西方大学教育学讲座的开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邓晓芒;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秋零;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周正兵;;试论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兼就目的性原理的形成与邓晓芒先生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耿海英;顾祖钊;;论康德“美是道德的象征”命题的大前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黄振地;;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王淑芹;;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分析[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6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9 任春强;刘秦闰;;论A版演绎中的想象力[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朱海斌;;论海德格尔对康德存在论题的现象学分析[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9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柏;论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涛;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宝峰;庄子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晓芒;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肖朗;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为桓;苏步青教育思想初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陈芳;论邓小平对列宁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张丽辉;论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关键作用和教育的基础地位──学习邓小平科技和教育思想[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4 覃壮才;文艺复兴时期教育思想演变模式研究[J];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03期

5 曹天禄;论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意义[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陈亚玲;试论王国维的教育思想[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7 廖雅琪;21世纪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上)[J];中医教育;2000年04期

8 杜军林,张玉琳;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特色[J];理论与当代;2000年Z1期

9 金其桢;陆文君;;程朱教育思想今论[J];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10 臧志玲;当代国际主流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对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吴端阳;;旅澳教育家梁披云的海疆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侯会明;;如何全面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程方平;;张弧《素履子》中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朱述;;唐文治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剑萍;;左宗棠教育思想散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齐红深;;论贺钦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松涛;;贾谊教育思想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禹志兰;张会军;;苻坚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冲锋;展示西方教育思想的画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上海市文史馆研究员 张人凤;教育思想有待深入研究[N];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 刘京海;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从哪里来的?[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系 孙肇伦;王国维的人文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3年

6 韩满玲 邓保中;双方教育思想的异同[N];光明日报;2004年

7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振有;研讨蔡林森教育思想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全国和谐教学法研究会理事长,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王敏勤;发展中的蔡林森教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吴莹;挖掘教师潜能 让耀眼的教育思想落地开花[N];天津教育报;2013年

10 赵明仁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校长教育思想的力与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2 贾宏燕;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国文化渊源与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慧娟;鲁道夫·斯坦纳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莹;日本近代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实践[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运昌;再造文明与教育革新[D];河北大学;2010年

8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幸福;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红乔;杨东莼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艳茗;论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3 腾文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刘忠奎;论戴季陶的教育思想[D];吉林大学;2006年

6 吴文军;《论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李海冬;邹鲁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谢德宝;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程礼东;论戴季陶的童子军教育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瑛鞠;梁启超启蒙教育思想的形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5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875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