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的实现途径
本文选题:教育活动史 + 多维视野 ; 参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是教育活动史未来的发展目标。它主要通过借鉴母体学科史学的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实现。通过日常史学、历史人类学来把握教育活动主体的日常教育活动,而身体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再现了教育活动主体的内心和声音,大众史学则实现了为民众写教育活动史的宗旨,它们共同促成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人民性;通过图像史学、形象史学、影视史学把握的生动感官符号,促成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形象性;通过计量史学的量化数据和精密统计,实现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史学通过思维扩展则落实了教育活动史研究的全球性、整体性。可以说,教育活动史的多维视野最终促成教育活动史研究茁壮成长。
[Abstract]: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s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It is mainly realized by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branch of the parent discipline historiography. Through daily history,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to grasp the daily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history, psychological history, oral histor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reproduce the heart and voice, Popular historiography has realized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the public, and they have jointly contributed to the people's character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through the vivid sensory symbols grasped by image history, image history and film and television historiography, It promotes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realizes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through quantitative data and precise statistics of metrology, and implements the globality and wholeness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y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thinking in comparative historiograph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multidimensional view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ultimate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OA130117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2 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周洪宇;申国昌;;我国考选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兼谈我国重点高校录取名额投放问题[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J];文史哲;2005年02期
5 张广智;影视史学:历史学的新领域[J];学习与探索;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力;;被夸大的“历史的同情”:蒲松龄的科举考试观念研究——以《聊斋志异》的文本分析为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蒋保;影视史学刍议[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3 朱镜人;韦立君;张珍珍;;教育史的教师教育价值及教学问题刍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孙巍;;历史学的走向——科学、社会科学及语言学转向的历史[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梁艳春;;影视史学的演变与发展[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6 张正明;;“宏观历史解释模式”及其批判[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7 王如利;;北京市新英源借词使用情况年龄差异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李育球;;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知识谱系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9 王达三;中国传统学术视阈中的历史与历史哲学[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瞿林东;;前提和路径——关于中国史学进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丁亚雷;;影视史学:艺术史的另一种视角[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吴孟显;;口述历史在国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谢俊英;;新词语发现手段和新词语词典编纂浅谈[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立新;;纳粹历史与德意志民族认同危机[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6 孙逊;;卷首语[A];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C];2007年
7 费文明;;新中国宣传画叙事策略研究[A];美术学研究(第3辑)[C];2013年
8 孙灵芝;程伟;梁峻;;中医养生古籍图像整理研究[A];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繁花;晚清女性身体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镇富;影像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齐欢;二战后越南现代化进程研究(1945-2010)[D];云南大学;2011年
10 于维君;经济法历史合理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伟;上海市老年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钱芳华;卡洛·金兹堡微观史学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段艳;论休谟史学[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颐;自我表达的视觉呈现[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田颖;英国“国家课程”政策研究(1976-1988)[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韩永鹏;对“群体训练原则”在田径科学化训练中的重要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怀宇;新中国十七年中国古代美术史写作的价值立场[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贾鹏;伊格尔斯的跨文化史学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海洋;唐五代医疗社会史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旭;历史真实的诗意解读[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兴梅;观念与社会∶女子小脚的美丑与近代中国的两个世界[J];近代史研究;2000年04期
2 陈意新;史景迁著《文字叛逆》[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3 李剑鸣;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J];美国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伟;;坚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J];大庆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孔祥梅;;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中国农村教育;2006年Z1期
3 成有信;论教育活动及其诸要素[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4 王香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退位”提问[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8期
5 赵欣;;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显著[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2006年01期
6 王春燕;;在自由与常规之间——由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两种典型现象引发的思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陈颖;;关注教育活动的导入策略[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3期
8 刘燕琳;;数学教育与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对集体数学教育活动“参观动物园”的分析与反思[J];幼儿教育;2009年Z1期
9 周兰梅;;三字歌在幼儿园小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好家长;2013年Z2期
10 王义珍;好玩的沙——大班主题教育活动[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彬;;狠抓三项教育 搭建三个平台 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成为满意工程[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2 舒莉;;保教结合是幼儿园实施教育活动的基础[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张红岩;张军辉;张新明;;儿童媒介与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构建[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赵万华;杜波;廖志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探索与思考[A];西南六省、区、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协作片第十六次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阎超;赵溪;;浅谈高校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亚光;;从方法论角度思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A];科学发展观与领导能力提升研究[C];2006年
7 ;先进性教育活动后的工作实践给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启示[A];探索创新30年——改革开放与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选编[C];2008年
8 ;突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9 卢仕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周静;;在校外信息科技教育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的实践探索[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章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 善始善终抓好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 认真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N];人民日报;2005年
2 ;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发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05年
3 鞠清莹 记者 喻蕾;搞好春节期间先进性教育活动[N];鞍山日报 ;2006年
4 本报讯 柴万志 记者 李富;辉南检察院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N];北方法制报;2006年
5 记者 张革;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N];甘肃日报;2006年
6 张凤英;幼儿园教育活动探析[N];甘肃日报;2006年
7 记者 唐群峰;区直机关工委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N];广西日报;2006年
8 记者 仲素梅;善始善终抓好第三批教育活动 扎扎实实做好整个教育活动后期工作[N];广元日报;2006年
9 记者 徐菡研;我市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满意度测评大会[N];广元日报;2006年
10 黄石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 郭远东;论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基层党建的启示[N];湖北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敏;澳门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林荣;初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茵;幼儿园身体生长教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青青;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付晶艳;大班幼儿家庭数学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成菲菲;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7 张艳华;论贡桑诺尔布教育活动的特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毅静;小学少先队教育活动有效性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淑丽;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18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03186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