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中外传统节日文化差异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07 16:06

  本文选题:传统节日 + 节日文化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4年18期


【摘要】:节日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文章从节日文化的背景、内容、价值取向及心理差异等方面剖析了中外节日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德育的理念、方式、内容及评价等,对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理念要少几个不准、内容要有便于践行、方式要有利于学生和评价要有助于教学的几点启示。
[Abstract]:The festival 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t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festivals from the background, content, value orien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of the festival culture, and on this basis, it combines the concept, method, content and eval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to our national studies.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should put forward a few fewer ideas. The content should be easy to practice, and the ways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students and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典兵;赵志恒;;德育理念的本质、分类及形成[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2 胡荣柏;;从我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比较中弘扬中华节日文化[J];传承;2013年01期

3 胡静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景俊美;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沈立新;;海外华人民俗文化研究[J];八桂侨刊;2008年01期

3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7 胡艳平;;传统节日中的祭祖文化解读[J];沧桑;2012年01期

8 林贤明;;中日盂兰盆节的传承及现代意义[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张应斌;;端午与佛教[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10 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禁忌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费孝通;[N];北京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唐湘岳 本报通讯员 张留;[N];光明日报;2011年

3 曹玲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洪尚郁;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陈廷亮;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徐磊;面向民间与主流的文化内在整合[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余敏芳;论宋词与节日民俗[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兴武;传统节日民俗与戏曲文化的传播[D];河北大学;2004年

4 屈万青;中国传统节日与节令诗[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秀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节日产业化探讨[D];兰州大学;2007年

6 韩学山;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房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年

8 黄梅;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楼圆玲;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润喜;;学校应注重节日文化教育[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年10期

2 雷继元;;打造教师节文化 促进师德建设[J];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3 王华;;心有千千“节”——大学生的节日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01期

4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11期

5 赵锦秀;;中外节日风俗的对比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18期

6 ;信息广角[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7 朱国忠;校本课程非有“本”不可吗——当下校本课程教材观的审查与重[J];教书育人;2004年15期

8 范中杰;;论传统节假日教育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04期

9 陈国安;改革课程结构体系 促进职中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广州外语职中“协同课程”构建思路和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1992年Z1期

10 吴晨耘;;倡导和谐教育思想 促进学校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潘艳;;从传统节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李功毅;过“中国年”承接中华美德[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祁建;端午节需要补上文化这一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记者 王定翔;让传统节日走进鹰城校园[N];平顶山日报;2010年

4 张振瑶;会宁远程教育“三到位”[N];白银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新博;节日的教育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闫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亚平;“心理—道德教育”学校场域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05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105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