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教育伦理价值的审美之维

发布时间:2018-11-08 08:38
【摘要】:教育伦理价值以教育之"善"的实现为目标。从教育所求之"真"到教育伦理所求之"善",需要以教育伦理之"美"为途径。其中,人性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逻辑起点,育人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艺术呈现,认同之美是教育伦理价值的目标体现。教育伦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促使教育伦理的情感完善,培育教育伦理的个性特征,形成教育伦理的行为动力。
[Abstract]:The ethical value of education aims a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od" of education. From "truth" in education to "good" in education ethic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beauty" of educational ethics as the way. Among them,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ethics, the beauty of educating people is the artistic presentation of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ethics, and the beauty of identit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goal of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ethics.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ethics is that it can promote the emotional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ethics,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ethics, and form the behavioral motive force of educational ethic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十二五”规划立项项目“泛专业模式——基于新型产业的解构与重构”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英玉;齐璐;;论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意义[J];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2 檀传宝;论教育活动审美评价尺度的确认[J];教育评论;1997年01期

3 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4 糜海波;;关于教育伦理价值问题的当代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姜勇;;论道德教育的“审美之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22期

6 王元骧;;拯救人性:审美教育的当代意义[J];文艺研究;2012年03期

7 刘云林;教育者美德与善行:教育伦理价值取向的两个维度[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5期

8 张澄清;自由·目的·价值──对康德真、善、美哲学体系的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9 史鸿文;审美教育在大学生心理调适中的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贡小妹;《景福殿赋》与何晏的儒家思想──兼论《景福殿赋》主旨[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汤兵;论陶渊明的人格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夏娃,丁鹏华;论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5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王先祥;沈颢的文人画理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郑晓明;;吟咏情性与世俗娱乐——论花间词对宫体诗文学功用的承袭[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发亮;;《楚辞》美学意蕴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董梦;;《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武捷;;孔子美学的康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於遒;;良知伦理视野下的叶圣陶教育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吴艳东;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论[D];武汉大学;2010年

8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雯娟;探析艺术创作主体的心境差异对艺术作品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祖联;高考移民:基于教育公正的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敏;钟嵘“自然英旨说”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鹏;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莉莉;从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现在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洪彬;论陶渊明的乐境[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炼;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高华;浅议美育对幼儿自身发展的影响[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4期

4 彭湃;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5 李德民;王宝军;;“乐者”何以“乐也”——审美活动与道德自觉的内在逻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治河;;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非哲学”[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2期

7 闫世东;当代道德教育的审美诉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01期

8 聂衍刚,郑雪;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9 傅梅芳;美育与创造个性的培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杜卫;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彦;“忠恕”之道与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戎国强;;“教师下跪”,教育伦理的尴尬[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年Z1期

3 李宗桂,张红扬;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的三个基本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4 厉洋;;教育伦理学内涵浅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翔;教育惩罚,应该经受教育伦理的拷问[J];江苏教育;2005年08期

6 王栋生;;可怕的是教育伦理观的混乱[J];中国教师;2011年05期

7 王燕;让教育回归善的本质——关于教育伦理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2期

8 ;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权威的建构[J];文化学刊;2011年03期

9 摩罗;教育伦理与学习伦理[J];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10期

10 杨雪;;教师专业伦理守则比较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伦理与法律下的自由[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清华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建明;“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能背弃[N];北京日报;2009年

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黄济;纵论横议 左右逢源[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赫鸿雁;权威、地位和自我实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实习记者 何勤华;毕摩文献成为国家级文献遗产[N];四川日报;2010年

6 徐党政;“素质教育安排在下午”[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蒋建华;基础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头脑[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余慧明;报告文学图书:直面现实 创作多元[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朱又可;“中国的孩子是最辛苦的人”[N];南方周末;2010年

10 张贵峰;工资改革关键在厘清绩效[N];潮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小溪;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桂新;论爱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谢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芳;教育伦理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创生行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刘红利;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3 王以梁;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李冰;当代教育伦理的价值取向及其保障体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悦;教育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申阳春;美国NEA准则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2年

7 赵永文;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教育伦理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茂华;教育伦理评价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莎;家庭中的自然伦理与教育伦理的冲突与融合[D];山西大学;2010年

10 宁团红;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17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317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