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道德发展理论的演进及其教育启示

发布时间:2019-07-08 18:59
【摘要】:20世纪30年代以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先后经历了皮亚杰、科尔伯格、后科尔伯格三个时代。在每个发展阶段,道德心理研究都具有出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论的特征。本文试图在回顾相关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道德发展心理研究的演进逻辑,以期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实践提供某些启示。
[Abstract]:Since the 1930 s,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f moral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Piaget, Colberg and post-Colberg. At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moral psychology has its uniqu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theo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logic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f mor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46)子课题成果
【分类号】:G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推己及人与角色扮演——道德意识的个体发生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陈华;;高校德育中的讨论法教学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钱伟量;皮亚杰“儿童自我中心主义”概念评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廖小平;张长明;;论涂尔干道德教育论及其主要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赵玉红;瞿鸿雁;;感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郭芙蓉;;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享受价值[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张日f,李琳琳;《教师权威认知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4期

8 黄蔷薇;;试论儿童说谎研究的进展与启迪[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江梅玲;试论幼儿创新教育[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汪娟;;儿童早期说谎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当代学前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士辉;;食品行业道德的功能及其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何继龄;传统人生礼仪仪式与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爱妹;西方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石先钰;法官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构建《哈利·波特》第二世界的细节描写艺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政庭;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性学生活动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宁;儿童的确立[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赛丽莎;儿童说谎与问题行为、同伴关系、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洪鑫;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违反规则的体验与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艳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代际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小翠;幼儿园班级规则教育[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国栋;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缺失与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J];教育科学;1998年02期

2 罗纳德·沙克特;胡星宏;;公正和性别——关于道德发展的两种观点[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8年02期

3 黄科文;;影响道德发展的三项制度及改革[J];中国德育;2013年24期

4 王向华;一种新的道德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克里夫·贝克价值模式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刘娟;;儿童心理理论与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年08期

6 侯俊;邱观建;陈鹏;;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哲学困境及反思[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蒋一之;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8 张茂聪;;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9 冯玉华,丰雷;信息时代青少年道德发展之理论探讨[J];山东电大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宁娟;;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对预防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长春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 王昊;高品格文化下重构与学生心灵共成长的德育生态体系[N];吉林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戴霞宁;青少年道德发展环境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继鑫;西双版纳傣族青少年儿童社会道德发展反映及其文化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1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11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