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公共教育学课程变革:从技术理性到意义建构

发布时间:2019-08-24 10:37
【摘要】:对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当前的公共教育学课程不能让人满意,必须实现由技术理性向意义建构的转变,进行如下变革:课程哲学基础由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向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转变;课程目标从强调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向三大领域相互支撑转变;课程内容由宏大与思辨向案例与情境转变;课程实施由传授与接受向对话与体验转变;课程评价由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发展性评价为主转变。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teacher Education (trial), the current curriculum of public pedagogy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echnical rationality to meaning construction must be realized, and the following changes must be carried out: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curriculum has changed from epistemology of dual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o constructivism and humanism, and the curriculum goal has changed from emphasizing the master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upporting each other in the three fields. The curriculum content has changed from grand and speculative to case and situ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has changed from imparting and accepting to dialogue and experience; curriculum evaluation has changed from final evaluation to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改课题“公共《教育学》参与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3-16-7)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52;G4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洪建;;论公共教育学课程内容的重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年03期

2 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现象学视野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陶志琼;公共教育学的革命:由教师教育学向学生教育学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J];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5 王艳玲;苟顺明;;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高师教育学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3期

6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04期

7 马维娜;李微光;;对公共教育学教学困境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国晖;;综合化:教育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走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8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10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马树霞;;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A];2014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开君;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程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孙利天;21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J];长白学刊;2001年02期

3 严丽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连莲;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现象学视野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李军靠;高延龙;;高师公共教育学的价值追寻与意义重构[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7 唐荣德;;工艺化抑或理论化——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价值取向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王艳玲;苟顺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一种整合的观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7期

9 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10 但武刚;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丽;高师生公共教育学学习态度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涵平,周鸿敏;公共教育学改革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剑兰;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公共教育学课程教改试验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11期

3 魏彦红;;论高师公共教育学的性质与目标的再定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饶玲;;关于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朱晓宏;;经验、体验与公共教育学——现象学视野中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6 熊丽娟;;浅析高师公共教育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江科技;2008年03期

7 黎平辉;李建年;袁川;;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转变下公共教育学的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11期

8 李素敏;关于公共教育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03期

9 刘秀江,李文静;公共教育学改革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10 丁兆云;师专公共教育学课改革初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令英;高等师范学院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吴耐军;高师公共教育学“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春娟;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素梅;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行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肖丽;高师生公共教育学学习态度调查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玉东;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实用化改革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杜萍;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赵莹;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素立;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与课程重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英娟;高师公共教育学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8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28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