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知识教育观的反思与建构

发布时间:2020-02-24 16:45
【摘要】:如何选择和传递知识是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一定意义上决定教育的实践形态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观在教育经历了变迁,澄清知识教育的功用与价值,在理论层面、政策策略方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反思与建构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雷;;试论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价值意蕴——以学校组织变革为分析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谭桂荣;;试论有效教学的生命特征[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4 史玉丁;;渝东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之“威斯康星理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5 郑炜;;学校生态德育的知性化困境及其超越[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何智明;;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3期

7 南京市少工委课题组;万书玉;;探索生命意义,发现生命之美——南京市小学生生命意识调查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年06期

8 姚林群;陈丽华;;基于课堂情境的价值观教学[J];中国德育;2009年08期

9 刘美华;;当代少儿期刊教育功能问题与对策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小平,杨志国;我国高校德育的“知性化”困境及其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隋刚;;爱默生创新理念的现实意义:灵性、德性、创造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牛文明;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日飞;教育与儿童的自然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星洁;中职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侯晓杰;论教育异化及其消解[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1年

3 张军;从旁枝到主干[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渝;重庆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付娜;先秦道家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美超;不诚实的学校与诚实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媛媛;儿童的自由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田静;当代大学生道德冲突现状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艾洁;教育惩罚的人性基础[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丘海雄;赵琼;;社会学银行交易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08年11期

2 张默然;;“审美意识形态论”合法性的历史生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刘小红;;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幼儿音乐教育[J];黄河之声;2010年09期

4 陈国学;;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吴正宪 ,王佩霞 ,张鹏宇;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北京教育;2003年05期

6 胡沫,彭智勇;语言的生存论意义——谈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陈知纲;;简析加尔文宗教改革的精神特质及成因[J];社科纵横;2008年08期

8 叶兴艺;王波;;论政治制度的演进性与建构性——以哈耶克和布坎南关于制度设计的辩难为核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房萍;;英语精读教学的后现代主义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贺艳洁;杨士连;;诗意理性教育的建构性解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吴洪健;;在建构性多媒体学习环境中教学支架和认知方式对小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李权时;吴俊杰;;后现代技术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的价值基础[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安维复;;社会建构论:网络社会的人学新探——兼论马克思本体论的社会建构性[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卓新平;;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宗教重构[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7 余京艳;;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秦世虎;;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建构性特征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陈卫平;张美英;;建构主义在自然标本陈列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刘全福;;关于“误读”的反思——兼评培根《论美》一文的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亚琼 贾学颖;让孩子知道钱是赚来的[N];中国财经报;2004年

2 ;应淡化区域功能设置中的建构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3 郑豪杰;课程的品质本该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马汉广;西方后现代意识的剖析[N];文艺报;2005年

5 王向民;政治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祝乃娟;大国外交应持主动的建构性思维[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黄小勇;新公共管理:实践层面的描述[N];学习时报;2002年

8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 研究员 雷达;文学批评态势与更新之途[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记者 钱进 上海金融报记者 刘小敏;独董制度实践层面尚有诸多难点求解[N];金融时报;2006年

10 杨帆;“循环”出的不仅仅是钱[N];苏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育正;适用中的民法解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王瑞明;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姚雅欣;梁启超科学文化知行论稿[D];山西大学;2005年

4 王爱华;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朱颖;德沃金的“原则”法理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D];南京大学;2001年

7 翟静丽;个人教育选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谢颖升;论股权出资的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延智;语文建构性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郑伟山;基于Web的中学建构性教学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夏明慧;建构性语文阅读教学法探索及策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潘仪;基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文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于志芹;召唤结构与文学类文本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雪青;语文建构性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浩;建构性语文学习环境建设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赵静;美国当代要素主义的知识教育观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叶军;20世纪前期语文知识教育史研究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程艳红;化学建构性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82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582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