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兰州市中学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21:07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科学综合化、发展整体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性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适应了新时代中人材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在我国,研究性学习活动才刚刚起步,各种理论和实践均处于探索阶段。西部地区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本论文就选择兰州市部分中学,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兰州市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现状做出全面的调研,试图正确提出促进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发展的实现策略,以期能建设性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第一部分,全面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初步定义,对“信息技术环境”、“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进行了初步阐述,并概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兰州市中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以及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相关分析。在本部分,论文通过初步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研究从信息技术环境、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情况几个层面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发现了在未开展活动的学校主要存在以下原因:资金短缺、信息技术环境落后;师生有关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素养贫乏;学校领导思想意识不到位,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领导组织不得力;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水平低下等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开展活动的学校在活动中取得的收益和存在的不足,其中收获有:学生方面培养了学生获取、评价、处理和分析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协同工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更新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快了学校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更新,推动了学校各种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的改革。存在的困难和弊端有:现有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信息技术环境使用不利;学生学业负担重,无法真正融入活动;学校相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经验缺乏、领导不利;学校与社区的资源利用率低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体系欠科学、不合理;活动脱离学科课程实际,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体现不充分等。同时,列举了一例开展较为成功的活动案例,针对以上各层面及案例就当前兰州市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中学存在困难的 原因,己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中学取得的收益以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作一详尽 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以上的调研分析,对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的学 校找出症结、进行反思,对已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校的做法提出建议和意见, 并指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因地制宜的对策。笔者提出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兰州市 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硬软设施条件建设,充分利用可利 用资源,完善信息技术环境;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质量,适应研究性学习活 动需要;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自学能力与创造力,提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质量; 完善研究性学习活动配套措施,建立强大支撑平台;开发基础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结合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加强信息技术环 境下研究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跟踪学生活动全过程,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 果等。与此同时,笔者还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兰州市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 施方案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实践过程等的建议和实施策略。 第五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0-057
本文编号:2613702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0-05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红丽;山东省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创新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13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1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