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1:06
【摘要】: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本文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内涵、背景、意义、合理性、目标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认为专业教育是指为学生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的教育,通识教育是旨在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的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关系的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即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专业知识深厚,专业技能强,又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级人才。本文通过追溯高等教育发展史,推断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必然趋势,,并从追寻教育的终极目标、对应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本体需要、架构科学与人文互通的桥梁三个维度论证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建立人的主体性是通识教育的目的,而现实社会中,人在作为目的存在的同时,还必然要在为社会、为他人服务中体现出人的价值,因此,主体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应该是统一的,我们还应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理智训练与专业技能的统一、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统一,显性影响与隐性影响的统一,这五对关系构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目标体系。究竟该如何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本文最后提出了整合的原则与机制。从作者的愿望和投入的精力而言,后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集中体现作者思想之处,理应成为本文的中心部分。 本文力求为高等学校课程设计提供目标、原则、机制等理论依据,以有利于高等学校在课程改革中探索更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潘颖;;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2 李友文;李悦辉;;探索与启示: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的精英教育之路[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10期

3 高利红;余耀军;;“融通性法律应用人才”的内涵与培养之探究——以国家级法学特色专业的建设为背景[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沙明永;;对当代大学生科学通识教育的几点看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5 白兆锋;;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淑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黄锐清;我国高校农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王晓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通识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华;广东省高校海洋环境通识教育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5 肖章柯;我国高校地学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舒颖;通识教育课程个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周艳琳;高职院校“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华杰;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研究:1978年方案到2007年方案[D];汕头大学;2009年

9 支园园;“村官生”通识素养及其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白兆锋;西藏大学通识教育实施及通识课程构建可行性研究[D];西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2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4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