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育资源规划策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莉;“数字化教育与IT人才培养” 全国高校巡讲会在成都演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叶奕民;数字化教育环境与教师专业发展[J];班主任;2004年11期
3 冯春杨,崔洪玲,苏岩;谈高职教育中的多媒体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4期
4 钱根林;郭培新;;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02期
5 ;远教时讯[J];远程教育杂志;2002年05期
6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皮武;;数字化教育发展的人文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8 吴静亚;;数字化教育社区的应用新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15期
9 周筱来,王敏,刘大文;数字化对教育技术的冲击[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版);2001年03期
10 佘占宏;;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人才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力;徐创福;;政府级GIS建设中的资源规划[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清;曹海燕;李聚光;;电子技术实验的数字化教学与研究[A];全国电子技术研究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光;;论测绘工程专业的数字化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张晓平;;如何做好新型固网运营商码号资源规划[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柳林;李万武;张祖陆;;应用于PPGIS的一种图形参与技术探讨[A];中国测绘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在华;;资源技术经济学概论[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陈慧芳;;BOM在机械制造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前言[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涂兴子;;数字煤矿与未来煤矿开采[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王文帅;张红梅;陈刚;;ARP系统在高能所的部署和管理[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小红 禹媚;“数字化教育”步伐铿锵[N];中山日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韩强;屈凤侠委员 推进数字化教育[N];江淮时报;2011年
3 本报通讯员 时光;数字化教育培训为行车安全护航[N];人民铁道;2011年
4 赵刚(作者单位: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分销资源规划[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赵刚/文;分销资源规划[N];中国财经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堵利;数字化教育软件引领教学新时代[N];农民日报;2000年
7 王凯;黄正文:“数字化教育帝国”缔造者[N];经理日报;2007年
8 记者 祝桂峰 通讯员 丘国庆;广东天然矿泉水资源规划获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9 吴春燕 廖志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4年
10 贾文龙;编制资源规划亟待规范[N];中国矿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徐战;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开放业务平台中网络边缘资源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春峰;绝对区分服务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4 曾小青;基于多智能体的虚拟企业协同生产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6 陈浩;地表电磁环境探测卫星的资源规划调度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新洁;数字化教育资源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晓晓;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0年
3 王龙欣;逻辑推理型数字化教育游戏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路路;区域性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甘茂华;面向社区服务的生殖健康数字化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宏建;论数字化教育的人文反思与建构[D];河南大学;2004年
7 于瑞娜;注意理论视野下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小红;数字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及其模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雪燕;促进发散性思维发展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鲁娜;港口运输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培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32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3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