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长林;;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不需要教”——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2 黄行福;;语文教育应该“去蔽”——“语文树旗”现象述评[J];湖南教育(中);2011年08期
3 赵惠芹;;放眼课外语文教育 营造母语学习氛围——从城乡语文教育的差距看课外语文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年09期
4 张毅;;正本清源话“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年06期
5 董建波;;初中语文童话篇章中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叶圣陶童话为例[J];快乐阅读;2011年06期
6 邹文珍;朱祖达;;美好记忆伴我们前行——叶圣陶先生与叶圣陶实验小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1期
7 李红;;叶圣陶:为人生的教育[J];基础教育;2006年02期
8 康健;; 叶圣陶写日记[J];青少年日记;2002年13期
9 范锦飘;;把习作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叶圣陶的作文自主修改观及其启示[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10 龚晓林;;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tq;;作文,让孩子的生活说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作文教学探索[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杜沛鹤;;试论叶圣陶关于“诚于中而形于外”的道德礼仪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关于道德与礼仪的教育思想[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尤志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正石;;浅探“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研究”[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杜桂林;;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崇高道德修养和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前言[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方周明;;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叶圣陶先生有关理论看良好习惯的养成[A];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暨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东生;;叶圣陶民主教育思想与当今教育改革[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许陆生;郭尚银;;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教育思想浅议[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许卫全;;从儒家“文道统一”的文艺观解读叶圣陶的“平衡”理论[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徐龙年;既要悉心护携又会适时放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徐龙年;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江苏苏州市第一中学 杨斌;叶圣陶:教育不是“教书”[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民族化是语文教育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0年
5 浙江丽水学院人文学院 徐龙年;逐句讲解对学生是一种刑罚[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陶继新 张圣华;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河北省大名县大名镇北关小学 王金玲;浅谈如何创新语文教育模式[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追求的阅读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郭云;对照科学发展观纠偏语文教育[N];贵阳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董城;应提升对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大圣;百年语文育人功能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霞;语文体悟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欧阳芬;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8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艳梅;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金业文;反思与建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叶圣陶语文美育思想初探[D];贵州大学;2007年
2 张红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瑞霞;试论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前瞻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文贵;论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科学观和人文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悦聆;平淡中的绚烂[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何政生;叶圣陶语文性质观新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郗希娟;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之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喻;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9 严伟华;语文教育的新天地[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贺芹;叶圣陶文学阅读观的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2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32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