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20 15:42
【摘要】:学校德育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它们无声无息地对学校德育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在系统回顾了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我国学校德育制度的历史演变情况的基础上,应用政策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对我国现行的学校德育制度进行了文本分析。旨在认清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以及其本身的伦理状况,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制度因素打基础。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制度、德育制度和学校德育制度等基本概论进行了界定,并将学校德育制度做了简单地分类。然后论述了学校德育制度和学校德育的关系,本文认为,学校德育制度是重要的德育资源,完善学校德育制度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德育文件是德育制度的载体,因此本文主要采取的是对德育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学校德育制度。 第二部分系统地回顾了1978年至今我国所制定和颁发的学校德育制度。我国学校德育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本文主要从德育地位、德育外延和德育目标三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学校德育制度中体现的德育观念的演变。 第三部分应用政策学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和问题。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制定主要采用的是精英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保守性的特点。在学校德育制度实施过程中,学校德育制定没有达到或者没有完全实现其目的被称为学校德育制度失败,,本文着重从制度本身、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度环境三个因素探讨了造成学校德育制定失败的原因。 第四部分应用制度伦理学的理论,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分析了学校德育制度伦理追求和我国学校德育制度的伦理现状。这些年来,我国学校德育制度伦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性不足、不够民主、缺乏必要的自由等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原;时代呼唤德育的实效[J];北京教育;2001年06期

2 叶光钦;学校德育工作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3 谭翠玲;发挥学校德育室的育人功能[J];教育导刊;1997年11期

4 姜德志;抓培训,抓科研,抓创新,提高德育队伍素质[J];天津教育;2000年04期

5 孟万金;;具身德育:源泉、体系、模式——二论新时代具身德育[J];中国特殊教育;2018年01期

6 新灵;;德育也需要建设[J];北京教育(普教);2014年03期

7 崔慧琴;;亲历环境:校园处处都是育人场所[J];江苏教育;2018年15期

8 梁平捷 ,彭波;完善“德育带头人”制度 造就高素质德育工作队伍[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Z1期

9 李华;;弘扬时代特色 创建人文德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01期

10 ;数字德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学校德育五字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2 陈清林;;新趋势·新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德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3 石涛;;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4 邱伟光;;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的文化理念与价值定位[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广西宜州市第一中学课题组;;宜州一中如何在创新课堂中渗透德育——学校德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6 林岚;马俊玲;;如何构建三格德育网[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内蒙古临河市第—职业中专“学校德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课题组;;学校德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实施方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8 寇_g;;中小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与德育层次性的思考[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9 吴科;;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A];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C];2018年

10 姜蔚;;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都匀四中 廖明俊;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再思考[N];黔南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赵建春 范绪锋 翟博 戴嵩松;推进“德育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毕晓敏 陈洋;德育之花正芳菲[N];乌海日报;2019年

4 穆建兴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湾甸傣族乡中心小学校长;创新德育机制 实现育人跨越[N];语言文字报;2019年

5 郭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N];鹤壁日报;2018年

6 周书贤;兴国:研学旅行,开启德育新模式[N];赣南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解琛;合肥瑶海区:“不落幕艺术节”开启“颠覆性”德育实验[N];中国青年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丁雅诵;用德育铺就成长底色[N];人民日报;2018年

9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处 张宝君;云教育:高校德育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裴聪;德育工作既要抓基础又要抓亮点[N];西藏日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海;论服务德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颜桂花;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绍伟;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6 赵祖地;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怀柳;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我国学校德育制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帆;学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盖小丽;高校德育生态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娟;初中德育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玉;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健;小学与社区德育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广州大学;2011年

7 言意文;高职德育中引入企业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陈尧;中国与新加坡学校德育比较研究及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宋文新;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德育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廖细春;学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34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34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