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介体及其对德育有效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2 19:53
【摘要】:德育过程是由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教育介体是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把这些规范传授给教育客体的方式和手段,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活动中所凭借的工具。德育工作者就是通过教育介体这个工具与德育对象发生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但目前对教育介体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诸文章,因此,研究教育介体对德育有效性的探索意义重大。本文从教育介体的要素与结构、特征与表现形式、与教育主体、客体、环体的关系、教育介体对德育有效性的影响及改进有效的教育介体的设想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介体及其对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影响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本文重点论述了教育介体的要素及其构成;对教育介体的属性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释,提出教育介体具有属主体性、方向性或目的性、层次性、实践性、发展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教育介体的特殊表现方式:即公开性与隐蔽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四个方面;阐明教育介体与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本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教育介体对德育有效性的影响。其积极影响,即教育介体的有效属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表现为其本身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二是表现为教育介体对教育主体的适宜性,三是表现为教育介体对教育客体的针对性,四是表现为教育介体对教育环体的适应性,,五是表现为教育介体对德育目标的服从性。另外,本文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就优化有效的教育介体提出了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10
本文编号:2636891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廉永杰;;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创新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2 周湘莲;浅谈高校德育内容的系统构建与创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J];江汉论坛;2003年07期
4 朱冰;知识经济条件下德育内容的创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5 梁爱蕴,董海林;孝育:大学德育的回归与提升[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4期
6 童颖颖;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客体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7 张力;在道德教育的显性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8 孟志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63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3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