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5-16 05:03
【摘要】: 在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部确立的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按照国家确定的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表,信息技术课正迅速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在这种形势下,当前对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要求。本研究从教学模式的研究角度,通过系统地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运用行动研究的思想,以及文献调研、实地观察、访谈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通过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意义和方法,指出本研究在以下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弥补当前对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研究的不足;总结已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成果,深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总结已有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经验,为改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借鉴;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二部分,通过对教学模式定义的介绍和探讨,提出并阐明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及其特点,在深入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重要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基础。 第三部分,明确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素质教育与信息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思想与建构主义教学论,并指出,素质与主体性是人的发展的两个方面;提出并分析了现有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任务驱动法难以贯彻、学生差异难以兼顾的问题;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系统阐述了“情境任务—讲练结合—活动分组—作品评价”的四步教学过程及其具体实施要求。 第四部分,通过与教学一线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任教师的对话与合作实践,,对信息技术课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第五部分,对本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0-057
本文编号:2666218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40-057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安艳;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6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66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