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0-06-26 03:03
【摘要】: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继承发展马克思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创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毛泽东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主要散见于他的各类著作和谈话中。这些思想和观点可以集中归结为三个方面:使受教育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充分发展。毛泽东认为教育应当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全力培养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完全新型的革命者与建设者。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部得到发展”。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是毛泽东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大创造。他认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且在长期的革命和教育实践找到了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政治大方向不动摇;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关键在教师。从根本上来说,“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个政治大方向,就是就是通过传播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提高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把年轻一代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由马克思提出,毛泽东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这一“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主张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我们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指针;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指明了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已经成为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造就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促使受教育者个性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它在价值理想上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在价值现实上实现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最佳结合;在价值实践上达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价值维度上展现了历史和空间的延伸。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092;A841.6
本文编号:2729724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40-092;A841.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越;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先达;毛泽东个性发展教育观及其当代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磊骏;毛泽东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9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72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