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0-08-23 16:14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被誉为是“教育思想泰斗”,他之所以成为世界瞩目的教育家,就是因为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了教育本身的规律,符合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苏霍姆林斯基是从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而不是从智育或德育的角度看待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基础。 我国现今很难推进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很多理念、做法,苏霍姆林斯基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在研究和实践之中。为此,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来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及其主要教育思想。论述了他的生平及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地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追溯了他的劳动教育思想的渊源,论述了他对劳动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解释。明确了劳动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到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让热爱劳动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兴趣。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的精髓。论述了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强调创造性劳动要求用足够的知识、充实的智慧和精炼的才干去丰富劳动内容,完善劳动过程,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性劳动要求用新技术取代传统劳动模式,用机器代替单纯体力劳动,以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性劳动还要求动手动脑,手脑并用,手脑结合,使劳动者在精神上得到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1
本文编号:2801738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芳;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路希;苏霍姆林斯基农村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1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01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