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娇;;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年08期
2 邹强;;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教育探索;2006年09期
3 陈淑英;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4期
4 丁海东,宋承祥;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晓峰;简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德育的价值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梅艳玲;;对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卢孟;;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年30期
8 应治召;王刚;陈运庆;;社会转型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邹强;肖定生;;社会转型呼唤学校德育变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红;;让德育拨动学生的心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年
2 刘春桥;;“家校”网络式德育工作之浅见[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3 王培山;;当今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教育学刊卷)[C];2014年
4 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课题组;;三结合德育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吴科;;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A];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C];2018年
6 姜蔚;;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年
7 高永安;;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2019年
8 刘程凤;;新形势下中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9 李世瑜;;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10 康馨;;温润童心插柳成荫——小学德育工作浅议[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校长 李芳伟;把德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常生龙;德育贵在体验[N];中国教师报;2014年
3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处 张宝君;云教育:高校德育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青岛理工大学校长 仪垂杰;关于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5 梅江区三角镇中心小学 管寿红;校长的“德育创新”[N];梅州日报;2011年
6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张再兴;在新起点上推进学校德育工作[N];光明日报;2010年
7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何敬恩;构建全员一体化德育工作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陈新能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汤丰富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主任;德育是学校最美丽的风景[N];语言文字报;2019年
9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讲师 王慧勇;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N];山西日报;2019年
10 ;德育行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N];宝鸡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海;论服务德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颜桂花;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绍伟;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6 赵祖地;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怀柳;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楠;当代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廖细春;学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迟秀英;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韧青;中国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宏伟;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优化[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广;学校制度化生活中的德育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5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0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