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

发布时间:2020-08-26 19:40
【摘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社会转型为背景,分析价值观念的变迁的大致轨迹及基本走向,在此基础上来分析和审视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并根据价值观念变迁的趋势来确定学校德育改革的基本路向。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社会转型、价值与价值观念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简要分析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校德育变革既要反映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迁的趋势,又要结合德育自身的规律进行相应的改革。 第二部分,粗略勾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变迁的轨迹。本文认为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围绕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这一主线展开的,价值观念冲突是转型期价值观念变迁的基本特征。本文还分析了新时期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现实表现。 第三部分,对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从价值观念变迁的视角进行审视。文章从德育理论、德育课程及德育课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价值观念变迁在德育中的反映。 第四部分,文章结合社会转型的本质及价值观念变迁的趋势,对新时期的学校德育进行了一些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娇;;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年08期

2 邹强;;价值观念变迁中的学校德育变革[J];教育探索;2006年09期

3 陈淑英;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4期

4 丁海东,宋承祥;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李晓峰;简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学校德育的价值建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梅艳玲;;对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卢孟;;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学中国人;2016年30期

8 应治召;王刚;陈运庆;;社会转型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邹强;肖定生;;社会转型呼唤学校德育变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德育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红;;让德育拨动学生的心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下)[C];2007年

2 刘春桥;;“家校”网络式德育工作之浅见[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3 王培山;;当今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教育学刊卷)[C];2014年

4 安徽省蚌埠实验学校课题组;;三结合德育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吴科;;浅谈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A];社会发展论丛(第一卷)[C];2018年

6 姜蔚;;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A];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8年

7 高永安;;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2019年

8 刘程凤;;新形势下中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9 李世瑜;;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10 康馨;;温润童心插柳成荫——小学德育工作浅议[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校长 李芳伟;把德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 常生龙;德育贵在体验[N];中国教师报;2014年

3 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处 张宝君;云教育:高校德育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青岛理工大学校长 仪垂杰;关于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5 梅江区三角镇中心小学 管寿红;校长的“德育创新”[N];梅州日报;2011年

6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张再兴;在新起点上推进学校德育工作[N];光明日报;2010年

7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何敬恩;构建全员一体化德育工作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陈新能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 汤丰富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主任;德育是学校最美丽的风景[N];语言文字报;2019年

9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讲师 王慧勇;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N];山西日报;2019年

10 ;德育行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N];宝鸡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玉海;论服务德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颜桂花;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绍伟;社会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崔昆;人本德育的唯物史观向度[D];苏州大学;2013年

6 赵祖地;高校德育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蒋怀柳;论高校德育校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8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贵臣;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德育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变迁与学校德育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楠;当代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廖细春;学校德育的制度支持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迟秀英;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韧青;中国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宏伟;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优化[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自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李广;学校制度化生活中的德育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05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05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