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指数构建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6 19:49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进入了“低生育、高流动、老龄化”的发展新常态,地方层面高频率的人口迁移流动,对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根本,鉴于学校设施等义务教育资源具有不可流动性,因此研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对于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师生比、专职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专职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比例、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价值为主要测度指标,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应用潜在变量模型计算义务教育资源指数,探究2003-2013年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人口、经济等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在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初中教育资源总体配置水平高于小学。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区域差异,但是城乡差异逐年减小,几近消除。(2)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出明显的“中部塌陷”现象。(3)增长曲线模型结合定性分析的结果发现,影响教育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差异,如人均GDP、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医疗社保支出和基建支出对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影响;以及人口变动的差异,如人口抚养比和人口迁移流动等的影响。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探索构建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指数模型,并通过区域比较,发现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存在“中部塌陷”的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廷春;浅析办好农村基础薄弱初中的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2 ;吴江市初中教育科研协作区剪影[J];中学教育;2002年07期

3 田儒强;略论小学与初中过渡学期的教育[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S1期

4 张先明;关注初中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5 冯春明;农村初中教育研究的新探索——评《河北省农村初中教育研究》一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李经普;一本研究农村初中教育的好书——《河北省农村初中教育研究》评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6期

7 吴诗敏,卢英;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与高素质新型农民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袁桂林;研究农村初中教育问题 明确改革与发展思路——简评《河北省农村初中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6期

9 张弘;坚持为农服务 加快农村初中教育改革[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雷晓虹;加强初中教育建设与管理的决策性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维进;;构建壶滨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许培良;王克强;;盎盎新篁破土出 拨节怒发追日来——开放式初中教育的过程实践研究[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3 张建英;;构建和谐美丽校园,共沐教育阳光雨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的实践和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李素文;;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5 夏建强;;深化内部管理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6 韦荣宪;;水族贫困地区初中学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郭民;;英国初中数学课程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综述[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崔玉平;武晓晗;;我国初中教育投入与产出省际差异的量化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国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方案[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10 ;永康城东初中[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亚军邋王之峰;全州初中教育工作暨校长培训会议召开[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缪志聪;首届江苏省初中教育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南北;江苏初中教育必须追求更高质量[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彩萍;为初中教育“壮腰”[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苏令;初中教育:挺起你的“腰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突破初中教育发展瓶颈 推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N];忻州日报;2012年

7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郭志明;做有品质的初中教育(上)[N];江苏教育报;2013年

8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郭志明;做有品质的初中教育(下)[N];江苏教育报;2013年

9 白光耀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矿区中学校长;初中教育不能只管学生三年[N];中国教师报;2014年

10 记者 吕玉婷 通讯员 陆丹;让初中教育从此“挺直腰杆”[N];江苏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华;教育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初中教育县城化研究[D];延安大学;2012年

2 陈言圆;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王盼盼;农村初中“双重任务单一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李碧莹;创新人才培养取向下我国初中教育模式革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实施柔性管理的探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6 宋珊;我国义务教育资源指数构建及其区域差异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赵丹;初中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8 周杨;农村薄弱初中实施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宁娜;辽宁省初中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李亚锋;初中教育城镇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5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05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