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10-15 22:08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艰辛而曲折。为了救国救民,中国人引进了西方的学说,众多著作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冲进了国门。思想领域形成了用西方的思想去解决中国的问题。这场由海归学子们发起的西化运动,涤荡着一切轰轰烈烈的革命之后,一些有思想的人也发现,西方的“真理”不能救中国。审视近代中国的教育,无不留下了西方的烙印,中国的古老的文明被摧残的残缺不全。作为在东方的中国人,我们虽然从遭受殖民侵略之初就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宏伟抱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则在御辱和治己双重失效的情况下,把自我检讨从器物、制度层面提升到文化、心理层面。就在这个乱世的旧中国里,章太炎高举“国粹”教育思想的大旗,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保存而全心竭力,力图从意识形态方面保存国统,传承文化。 本研究应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通过透视章太炎“国粹”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体认当时面临的社会经济矛盾和思想文化危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指出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他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对中华古老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方式是促使他探讨对古老文明的延续。儒家思想是章太炎思想的基础,也是他“国粹”教育思想立论的基础,而西方舶来的民族主义和传统的“华夷”之辩又为他的“国粹”教育思想提供了哲学的来源和方法论,从此章太炎先生把“国粹”教育思想贯穿于他学术和教育生命的始终,并且以此砥励终生。本研究还分析了“国粹”教育的目的、作用、价值观和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作以与民族主义、传统儒学和近代西学的对比,从而为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找到了历史的出路。 在论文的最后,探讨了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对当今教育的意义。毕竟在西方文化大举进攻中华大地的时候,探讨和研究“国粹”教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0-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二) 研究的对象、范围及其基本特征
(三) 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的现状
2、研究出现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 从国学大师到反对孔教运动的首倡者
(二) 在追寻民主与科学的潮流中寻求教育的真理
(三) 对中西文化的清醒认识演变为对“国粹”教育的崇拜
三、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来源
(一) 西方:狭义“民族主义”情结
(二) 东方:从“夷夏之辨”到“国粹主义”
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世受其弊,非独新学,亦国粹之咎也”——“国粹”教育的本质及内容
(二) “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展出来”——“国粹”教育的价值观
(三)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国粹”教育的目的
(四) “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国粹”教育的功能及地位
五、章太炎“国粹”教育与传统儒学、近代西学及民族主义教育关系之研究
(一)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传统儒学关系之研究
(二)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西学关系之考辨
(三)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民族主义教育关系之考辨
六、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 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1、从“国有与立”的角度,强调“国粹”、“国学”的积极意义
2、从“亡天下”的高度,体认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3、从“国学”与“君学”的对立出发,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4、以固有文化的国际价值,反衬其本土价值
(二) 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
3、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陶冶,树立社会道德新风尚
结语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2319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40-0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的缘起与目的
(二) 研究的对象、范围及其基本特征
(三) 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的现状
2、研究出现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一、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 从国学大师到反对孔教运动的首倡者
(二) 在追寻民主与科学的潮流中寻求教育的真理
(三) 对中西文化的清醒认识演变为对“国粹”教育的崇拜
三、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来源
(一) 西方:狭义“民族主义”情结
(二) 东方:从“夷夏之辨”到“国粹主义”
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世受其弊,非独新学,亦国粹之咎也”——“国粹”教育的本质及内容
(二) “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展出来”——“国粹”教育的价值观
(三)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国粹”教育的目的
(四) “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国粹”教育的功能及地位
五、章太炎“国粹”教育与传统儒学、近代西学及民族主义教育关系之研究
(一)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传统儒学关系之研究
(二)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西学关系之考辨
(三) 章太炎“国粹”教育与民族主义教育关系之考辨
六、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 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1、从“国有与立”的角度,强调“国粹”、“国学”的积极意义
2、从“亡天下”的高度,体认传统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3、从“国学”与“君学”的对立出发,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4、以固有文化的国际价值,反衬其本土价值
(二) 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
3、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陶冶,树立社会道德新风尚
结语
参考文献举要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2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