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诠释学视域下教育观的重新审视
发布时间:2020-10-16 00:05
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正充分享受着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前所未有的依赖着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某个机器失灵,便不知所措了。科学技术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异化着人的自然功能。人开始悄悄地退化着自己的个性。另外,在这种科技理性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现时代,我们的教育理论及其相关体制也成为科技统治下的产物,从而出现诸多弊端,甚至是教育本身的迷失,教育中人的异化。为此,本文选取了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现代教育,希望在这种探寻中能真正“找回迷失的教育”、“找回人之为人的自己”。 本文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展开: 首先,明确哲学诠释学思维与教育学研究思维的交点。 其次,从哲学诠释学的发展渊源着手,分析出哲学诠释学的实践性思维指向,从而以此作为重新审视现代教育的哲学诠释学视域。 第三、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主要包括对现代教育自身迷失的哲学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教育的实践性转向。 最后一部分是对重新审视的总结与延伸,希望从哲学诠释学视角审视存在种种弊端的现代教育的研究工作得以继续进行,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决现代教育的困境。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40-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哲学诠释学思维与教育研究思维的交点
2 哲学诠释学视域
2.1 哲学诠释学的发展渊源
2.2 哲学诠释学的思维指向
2.2.1 实践的概念
2.2.2 哲学诠释学中的实践哲学传统
3 教育自身的迷失
3.1 人文科学范畴及其研究范式
3.2 教育自身的迷失
4 教育的实践性转向
4.1 教育学与实践哲学的历史渊源
4.1.1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2 康德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3 赫尔巴特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4 杜威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2 实践哲学视野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然统一
4.2.1 哲学诠释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
4.2.2 实践哲学视野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然统一
5 结束语:重新审视的总结和延伸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2436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40-0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哲学诠释学思维与教育研究思维的交点
2 哲学诠释学视域
2.1 哲学诠释学的发展渊源
2.2 哲学诠释学的思维指向
2.2.1 实践的概念
2.2.2 哲学诠释学中的实践哲学传统
3 教育自身的迷失
3.1 人文科学范畴及其研究范式
3.2 教育自身的迷失
4 教育的实践性转向
4.1 教育学与实践哲学的历史渊源
4.1.1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2 康德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3 赫尔巴特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1.4 杜威实践哲学与其教育思想
4.2 实践哲学视野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然统一
4.2.1 哲学诠释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
4.2.2 实践哲学视野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本然统一
5 结束语:重新审视的总结和延伸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巧玲;走向理解—哲学解释学视角下教师与课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2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84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