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18:29
  新的世纪,人们迈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能力成为了信息社会人们生存的必要能力。学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必然要肩负起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任,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 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它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可以起到促进教学和学习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合适的使用环境。终结性评价虽然对新课程学习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有所缺陷,但它仍然是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价形式,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未来都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在深入把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和辩证地认识评价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首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出发,从目的和标准,内容和方法等多角度构建了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模糊工具,超量出题等新的方法理念。最后在这一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以终结性评价的一种实践形式——会考为例进行专项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技术会考的方案并给出样卷。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变化中的评价概念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学习目标
    第二节 变化中的评价概念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评价的现状与未来
    第一节 变革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及其评价
    第二节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理论认识
    第三节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现状调研
第三章 信息技术终结性评价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评价的目的和标准
    第二节 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信息技术会考的实施建议
第四章 海南省信息技术会考的建设方案
    第一节 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
    第二节 海南省信息技术会考评价方案设计(1)—评价知识点的确定
    第三节 海南省信息技术会考评价方案设计(2)—综合任务题的设置与评价
    第四节 样卷
第五章 研究发展的方向及后续工作
附录
    附录一: 网上调查:对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相关情况的调查
    附录二: 网上调查: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新调查
    附录三: 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
    附录四: 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2)
    附录五: 教材内容分析表
    附录六: 对信息技术工具功能的使用频率的调查(WORD)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现性评定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 李烁,荣芳.  中国远程教育. 2002(08)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双本体观——访南京师范大学李艺教授[J]. 刘德亮.  中国电化教育. 2002(08)
[3]中小学信息文化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观察报告(上)[J]. 李艺.  中国电化教育. 2002(05)
[4]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J]. 曹梅.  中国远程教育. 2002(01)
[5]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 李艺,殷雅竹.  教育研究. 2001(10)
[6]论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J]. 叶金霞.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1(09)
[7]论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J]. 李子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2)
[8]质性课程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二)[J]. 李雁冰.  上海教育. 2001(12)
[9]信息文化: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走势[J]. 郭洁敏.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0(03)
[10]当代美国另类评量的改革[J]. 蔡永红.  比较教育研究. 2000(02)



本文编号:2953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2953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6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