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杜威研究与中国教育学

发布时间:2017-05-26 09:25

  本文关键词:杜威研究与中国教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胡适、陶行知等邀请杜威访华以来,杜威研究先后出现诸多意义不一的范式,这些范式多是围绕杜威教育理论本身展开分析,忽视了杜威这个人及其理论形成方式。这个人曾长期考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剧烈社会变迁,探索美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教育"。如果像杜威这个人学习,便应考察当代中国近三十年剧烈社会变迁,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急需何种"新教育",进而生产中国教育学。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杜威研究 社会变迁 中国教育学
【基金】: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市教育学高峰计划”资助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一很难说清,研究杜威何以仍会被当代中国教育学界诸多学者视为大事,只知道源头需追溯到1919年3月。其时,胡适、陶行知得知杜威在日本访问,于是四处联络将乃师请到了中国。[1]然而胡、陶请乃师来,本意并不是鼓励大家投身杜威研究。胡适真正要做的乃是在派系林立的北大继续积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烁;;社会变迁中的风险研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庞涛;网络时代的社会变迁[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02期

3 王霞蔚;;“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丁士军;赵锋;;理解社会变迁中的贫困与能力——评《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10期

6 李玮;;社会变迁中的教育功能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9期

7 戴迎华;汤丽丽;;社会变迁视野下我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8 卫道治;沈煜峰;;教育与社会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萧卓芬;1977年至1997年澳门社会变迁对青少年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1997年Z1期

10 杜承铭;论宪法的社会变迁功能[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汤志祥;;过往二十年社会变迁对词语的催生与筛选[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年第1期)[C];2004年

3 宋宁而;;社会变迁:日本漂海民群体的研究视角[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4 潘洵;杨光彦;;抗战时期西南地区农村的社会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5 程德;;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6 周晓虹;;社会变迁及其对中国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挑战[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洪佳期;;近代上海的社会变迁与法律多元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8 郗志群;;简论近代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变迁[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9 李书亮;;搏击社会变迁之潮的季方[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卞利;;祁门六都村的社会变迁与宗族管理简论[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航;国家“治理”:面向社会变迁的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彭南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N];光明日报;2000年

3 刘巾(新疆人民出版社编辑);社会变迁转型中的文化转型[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4 武汉大学 周荣;垸:明清两湖平原社会变迁的核心要素[N];光明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任卫华 张志新 记者 霍晓丽;30年村务档案记录社会变迁[N];河北日报;2008年

6 沈渭滨;把握社会变迁与财政演变的双向互动[N];社会科学报;2001年

7 沈杰;社会变迁下不容忽视的心理震荡[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周东飞;读懂逆天工资单背后的社会变迁[N];长春日报;2013年

9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的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社会学所 沈杰;心理问题与社会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先耀;初级市场的形成与农村社会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D];上海大学;2005年

3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吐尔地·卡尤木;维村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杰;二战后西方社会变迁与政党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连莉娟;交往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旭;民族符号传播与文化转型[D];南京大学;2014年

4 朱进;《人民日报》广告与社会变迁(1949-1959)[D];安徽大学;2016年

5 韦小宁;景区化:一种少数民族社区社会变迁的新形式[D];贵州大学;2016年

6 许颖;粤东梅县白宫乡村的社会变迁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7 李胜;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与边区农村社会变迁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8 孟庆梓;改革开放后海外新移民与农村社会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冬冬;1982年宪法及修改与中国的社会变迁[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曾桂林;清末民初的慈善事业与社会变迁(1895-1928)[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杜威研究与中国教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9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6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