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德育行为主义批判——德育应从重“行”转向重“知”

发布时间:2017-05-26 20:05

  本文关键词:德育行为主义批判——德育应从重“行”转向重“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和道德教育,无不注重道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现实中的德育课教学,由于难以保证学生的知行统一而一直遭到责难。其实,美德不可教,德育课教学的根本任务不在于培养德行,而在于通过对话促进学生学习和追求道德真理,理解道德,发展道德能力,获得道德智慧,实现道德领域的启蒙、解放、自由。德育行为主义把德育从文雅教育变成了实用教育,给德育课教师强加了一项不能完成的任务,更涉嫌不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手段。专业化的德育课教学,应辩证对待知、情、意、信、行的培养。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德育行为主义 德育专业化 道德真知 人道的德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道德品质(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中,人有道德。德育最难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行”,而最们最重视的是“行”,不仅认为培养学容易的是培养学生的“知”。尤其是直接的德育课 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任务,更把学生是否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看成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涂艳国;试论古典自由教育的含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2 陈侠;西方学校课程的源与流(续)[J];课程.教材.教法;1985年02期

3 ;[J];;年期


  本文关键词:德育行为主义批判——德育应从重“行”转向重“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97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