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的影响和抑制
发布时间:2017-06-13 15:04
本文关键词: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的影响和抑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使用佛洛依德人格理论界定中国传统的"身体化"倾向文化所处的集体人格阶段的基础上,本文从亲子、师生、家长与教师的循环社会关系中探究这种文化心理对于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想的自省人格的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和制约。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身体化”倾向 文化心理 独立人格教育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化”倾向惯而有之,体现在“无灵魂”、“无来世”等世界观中,也体现在对于个体自称为“身”的语言文字中。从对“身”的运用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人”的程序设计里,人的生命和存在意向都倒向“身体化”倾向,即个体是没有精神性的“身”,“心”的实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远铭;课程改革与文化心理检视[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2 徐乐雄;管理文化:内涵·结构·功能[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2年04期
3 张欣;金玉梅;;关于择校需求之文化探寻[J];教学与管理;2014年21期
4 时雪松;;文化·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系统[J];校长阅刊;2007年09期
5 王殿卿;加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6 王W毞
本文编号:446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468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