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银行”的难为
发布时间:2017-06-15 01:12
本文关键词:学校“道德银行”的难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几年来,学校"道德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德育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不少学校"道德银行"并没有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在施行了一段时间后纷纷关闭。本文欲对这一现象予以反思,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来分析学校"道德银行"的难为之处,以期促进学校德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学校德育 道德银行 理论 实践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1学校“道德银行”的由来和发展自2001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推出了全国第一家“道德银行”之后,“道德银行”逐渐传播到了许多省市,设立机构也由社区拓展到了学校,学校“道德银行”由此而生。它仿照银行的形式并加以改造,给每个学生开设一个“道德账户”,把学生的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桂芹;;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实施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2 石丽敏;;关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环境营造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骆毅;;传统家规家训穿越时空的生命力[J];中国德育;2014年10期
4 孙凤华;;清末民初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5 郎亚宁;马述仙;;充分利用家乡资源开展德育少先队活动——培养队员爱国爱校爱家乡情感[J];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03期
6 张振峰;;“三爱”教育唱响学校德育主旋律[J];中国德育;2014年07期
7 孙凤华;;沿海与内地儿童自尊发展特点:以学业因素为基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王永辉;;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J];中国德育;2014年08期
9 新灵;;志愿服务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形式[J];北京教育(普教);2014年05期
10 檀传宝;;提高德育实效亟需“三课并举” “用足政策”[J];福建教育;2014年Z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洋;青少年家校协同德有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学校“道德银行”的难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1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51068.html

